对“膏方”词义、膏滋的剂型史 暨药食监管属性的点滴认识 陆泽俭 (安徽 ....pptVIP

对“膏方”词义、膏滋的剂型史 暨药食监管属性的点滴认识 陆泽俭 (安徽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膏方”词义、膏滋的剂型史 暨药食监管属性的点滴认识 陆泽俭 (安徽 ....ppt

对“膏方”词义、膏滋的剂型史 暨 药食监管属性 的点滴认识 陆泽俭 (安徽华夏养生学术研究所) 对“膏方”词义、膏滋的剂型史 暨 药食监管属性 的点滴认识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2.煎膏剂(膏滋)的历史及其发展 3.所谓“膏方”,与市售成药中的“煎膏剂”的不同之处 3.1.从膏剂的分类,看市售成药中的“煎膏剂”与“膏方” 3.2.从物质结聚状态的差异与表述,看“膏方”与市售成药中的“煎膏剂” 3.3.膏方的药食监管属性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1.1.在讨论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以及“膏方”一词的含义时,我们有必要首先复习一下汉字“膏”的字义:   汉字“膏”,本义是指脂肪或油脂,故从“月(肉)”,“高(gao)”声,一般作名词。如作动词用,则读“告(gao)”声。有多义,其义与中医药相关的有以下方面: 一.名词 ( gao 音高)  (1)称动物的脂肪、油脂为“膏”、“脂膏”,如“马膏”、“豚脂膏”等。《素问·五脏生成》:“白如脂膏者生(意为:像油脂一样色白而滋润者生)。”  (2)指稠厚的糊状物,且内多精华。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  (3)称精美的食物为“膏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膏梁之人,内多滞热。”  (4)指中药剂型之一的“膏剂”,俗称为“膏药”。所谓膏药,即指将中药材中精华物质提取出来,或经特殊加工而成为像动物的油脂一样细腻、滋润的稠厚的糊状物。这种膏剂,有的仅供外用(敷贴或“涂之、摩之”);有的可以像精美的食物一样“吞之”,供内服用;也有既可外用,也可内服的。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二.以名词作动词用 (gao 音告)  (1)有“滋润”意。如《灵枢·经筋》:“治之以马膏(gao 音高),膏(gao 音告)其急者。”  (2)有“涂敷药膏”意。如《金匮要略·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gao 音告)摩。”   有不少介绍煎膏剂(膏滋)、膏方的文章、书籍,在考证中药膏剂的历史源头时,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但却将在其时主要外敷涂抹于体表,以治疗外、伤科病的动物油脂类药物,如:豕膏、马膏、蛇膏、肪膏、脂膏等,也作为“膏滋剂”的实例,是欠妥的。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1.2. 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   “膏剂”是中医常用药物“剂型”之一,简称“膏”,俗称为“膏药”。即指将中药材中精华物质提取出来,或经特殊加工而成为像动物的油脂一样细腻、滋润的稠厚的糊状物。这种膏剂,有的仅供外用(敷贴或“涂之、摩之”);有的可以像精美的食物一样“吞之”,供内服用;也有既可外用,也可内服的。   在当今,供内服的膏剂,因其现行的常规制法而称为“煎膏剂”,亦称“膏滋”药。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1.2. 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   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等主编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962.9)暨《中药制剂手册》(1965.8 第1版 ;1974.11 第2版修订)等,反映自晚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及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药制剂学术水平、技术经验的文献中,曰:“膏滋亦称煎膏,主要供内服用。系将药物用水煎煮,去滓后浓缩加蜂蜜或糖成稠厚半流体状制品。”   现行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 一部)中,亦称:“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由上可见:所谓“膏”、“膏剂”、“膏药”、“膏滋”、“煎膏剂”是表述中药“剂型”概念的名词。 1.关于煎膏剂(膏滋)的“剂型”定义暨“膏方”词义 1.3. “膏方”一词的含义 所谓“膏方”一词的意义,分别有如下内涵: (1)在某一些文章中,或某种条件下,表述的是中药“剂型”概念,即与“膏”、“膏剂”、“膏药”、“膏滋”、“煎膏剂”同义。属于“药剂学”、“制剂学”、“剂型学”的范畴之学问; (2)所谓“膏”字定义的是“剂型”,“方”则是指“处方”而言。如:“请某某医师为我开一帖膏方。” (3)与“医方”、“经方”、“汤头”等特定名词相似,涉及“临床医学”、“方剂学”,也包含“制剂学”范畴的学问,广泛探讨“膏滋”剂临床运用的理、法、方、药等基础知识及其经验、技术; (4)把“膏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其在亚健康人群中,以及面向“平和质”的常人,用于冬令养阴,调理体质,治未病,延缓衰老,等养生保健的术法,加以深入研究与推广。 2.煎膏剂(膏滋)的历史及其发展   ??2-1   膏剂是中医应用的历史较久而重要的剂型。在马王堆出土的医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