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宝山石头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江宝山石头城

丽江宝山石头城:深山中的奇迹 【云之南旅行网推荐阅读】 丽江宝山石头城 层层叠檐 户户相望   “拉伯鲁盘坞”丽江宝山石头城,我遥想了十余年,听说道路艰险,路面结冰,欲行又止。今年春节又到丽江,听说道路比以前好多了,路面结冰也不严重,终于借了一辆要报废的、没有手刹的金杯车,路边捡了几块石头当手刹用,于龙年大年初二整装成行。   石头城闻名已久,我一直不看有关资料,不想通过别人先睹为快,目的就是要亲眼目睹,亲自体验,才更有意义。   从丽江城到石头城有120多公里,行程过半,一直是二级柏油路,之后道路变得越来越窄,窄到只容一辆车通过。弯道一个接着一个,许多都是360度的回头弯。更加艰险的是,路的一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就像在天上行车,云上转弯一样,让人提心压胆。这样的路走了几十公里,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紧绷着的。到了宝山乡政府,柏油路没有了,接下来的路况更加考人,道路依然艰险,路面从柏油路变成了弹石路。车况本来就差,被颠簸得除了喇叭不响,全车到处都响,车内说话根本听不见,要扯着嗓门大喊“小心点,慢点……”“莫看风景看前面,莫盯云彩盯路面……”真难为我这个开过解放牌的老驾了,虽然道路艰险,但是一路高峡美景,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地飞速瞟了几眼。   一个小时后,正当大家被颠得快要绝望之时,23公里的弹石路终于走完了,车停了下来,因为前面没有路了。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孤零零的有一间房子,半个篮球场大的狭长土路上停着10余辆车。我努力地将车插进缝隙里,发现车头前面就是悬崖,惊颤地咬着牙齿踩着刹车,赶快叫家人找几块大石头卡在车轮前面,防止滑落悬崖。   相机太小,装不进这雄奇的大山   背上行装,顺着陡峭的山路步行,路遇一个70余岁的老汉,身背满载的竹背篓在山间箭步如飞。得知我们也去石头城,他主动当向导引路。站在山腰,极目远眺,眼前的景致着实让人景仰。远处两座高大的山峰直指天穹,犹如巨斧劈开一般陡峭、雄伟。两山之间形成一道深深的峡谷,足有数千米高,峡谷底部是一条碧如翠玉的神水,那是金沙江。江边有一块巨石突兀而起,巨石上就是一座城石头城。   我们止步兴叹,忘魂欣赏,身在巨山之间,感受人类的渺小、自然造物的伟大,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赶忙掏出相机一阵狂拍,只恨相机太小,装不进这雄奇的大山,装不尽神来之笔的风景。   行至石头城对面叠檐的村寨,已是黄昏。入得石头城对面山村一户提前联系好的农家歇息,主人家姓和,是一位面色和善年届六旬的老者,饭菜早已备好,大块的腊肉配三两个小菜,酒就端上来。   简单填饱肚子,我们就急迫地要去看看原生态的打跳。广场上燃着两米高的篝火,几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手拉手围成圆圈,跟着场中吹奏的芦笙,边跳边吼。老的有80多岁,少的只有五六岁,有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背着孙孙在欢跳,还有许多回家过年的青壮年,他们都在尽情地欢跳,跳走一年的灰尘,跳出过年的喜悦,跳响新年的希望。置身这高山峡谷间欢腾的气氛中,如入世外仙境。 岁月的对话   一坨石头上住着600多人   石顶上遇到一位老者,用不大听得懂的汉语与我们攀谈起来。老者叫徐士豪,76岁,满脸的沧桑,常在巨石顶和城门口晒太阳,遇有游人来访,便主动导游,讲述一下远古的传说。   在巨石顶停留了许久,房东和大叔告诉我们,还有更古老的石炕、石灶呢,走,我带你们去看。我们跟着两位老者顺着东边的石阶而下,下到山腰,来到一户简陋的农家,这是村长木义昌家。进入内屋,古老的石灶、石台、石缸、石炕、石碓,让我们倍感惊讶,屋里的每一样用具都是用石头做的,而且是将就着山石雕琢而成,与山石连成一个整体,仿佛原始穴居一般。闻讯而来的村里的文化人,70岁的和善豪老人给我们介绍,很久以前,石头城里家家都是这样的,随着历史的原因,都不断地被拆毁,改建成现代的房子,现在就只剩这点了。左边是双人床大小的石炕,以前石炕正中有一个洞,是烧火取暖用的,石洞两边可以睡人,现在石洞被水泥填平了。屋子正中突起一个1米高20多厘米粗的圆形石柱,形成一个孤立的小平台,也许是用作砧板垫,也许是放置油灯用的。正中靠墙依山而琢,形成一个3层的石桌,有香炉,还有一个40厘米高的圆雕神像,由于历史久远,难以辨别是灶神还是什么了。右边在巨石身上掏了一个洞,是水缸,里面盛满了水,用瓢舀一口尝尝,清冽甘甜。旁边是石磨。右边墙角地面上琢成一个石碓,用于舂米。空地上雕琢成的石灶,还是双灶,灶内燃着火,主人家正在用石灶烧中午饭呢。 欢快的打跳   几位老者争先恐后为我们讲述石头城的故事,我像吮吸养分一样努力地侧耳倾听。   石头城,纳西语叫“鲁盘坞”。这里是纳西族的发源地,早在公元五世纪就有人居住了,比丽江古城四方街还早几百年。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把守丽江的重要门户。   石头城1988年公布为丽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公布为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