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血浆中碳酸氢盐的水平,即碱储量,其正常值为22~28mmol/L(成人); 18~27mmol/L(儿童) 。 * 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血浆中碳酸氢盐的水平,即碱储量,其正常值为22~28mmol/L(成人); 18~27mmol/L(儿童) 。 * 液体的张力:是指溶液进入体内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能力。任何溶液只要有一定的浓度就有一定的渗透压。相对于血液比较,高于血浆渗透压的就叫高渗溶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就叫低渗溶液,在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范围内的当然就是等渗溶液。任何溶液进入血浆都要求是等渗的,如1.2%氯化钾、5%葡萄糖…..。1/2张液有称对半液。 * 对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开始要快速输入等张含钠液(2:1液),按20ml/kg于30分钟至1小时输入。 对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开始要快速输入等张含钠液(2:1液),按20ml/kg于30分钟至1小时输入。 对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开始要快速输入等张含钠液(2:1液),按20ml/kg于30分钟至1小时输入。 * 对于高渗性脱水,需缓慢纠正高钠血症(每24小时血钠下降<10mmol/L),也可数天内纠正。有时需要较高的张力,甚至等张液以防血钠下降过快出现脑水肿。 * 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碱中毒患者血浆碳酸氢盐过量消耗或丢失,浓度降低,病人CO2CP低于正常值;而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CO2cP则高于正常值(pCO2均为5.32kpa)平衡过,所测得血浆内CO2的含量,减去已知的溶于血浆中的CO2部分所得的值。 * 液体疗法的概念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5%、10% glucose 二 电解质溶液 0.9% NaCl、1.4%、5% NaHCO3、10% KCl 三 混合溶液 见下表 * 常用液体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常用混合液 0.9%NaCl 5~10%G.S 1.4%NaHCO3 2:1液 等张含钠液 2份 1份 4:3:2液 2/3张含钠液 4份 3份 2份 2:3:1液 1/2张含钠液 2份 3份 1份 2:6:1液(1/3张含钠液) 2份 6份 1份 常用混合液 * 4︰3 ︰2溶液 张力计算 2︰3 ︰1溶液 张力= 2+1 2+3+1 1/2张 张力= 4+2 4+3+2 2/3张 *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紊乱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 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目的 *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 静脉 口服 途径: 液体疗法的途径 * 适应症: 1.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2.用于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 3.可用于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相对禁忌症: 1.中重度脱水或呕吐剧烈者 2. 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3. 新生儿。 口服补液 * 加水到1000ml 总渗透压为245mOsm/L 应用时可适当稀释。 1984年改为: NaCl 3.5g 枸橼酸钠 2.9g KCl 1.5g 葡萄糖 20.0g 2002年推荐: NaCl 2.6g 枸橼酸钠 2.9g KCl 1.5g 葡萄糖 13.5g 1967年ORS成分: NaCl 3.5g 碳酸氢钠 2.5g KCl 1.5g 葡萄糖 20.0g 口服补液盐(ORS) * ORS机制 小肠的Na+–葡萄糖的偶联转运吸收 Na+–葡萄糖 载 体 小肠上皮细胞 刷状缘 Na+ 葡萄糖 Na+ 葡萄糖 转运 细胞内?细胞间隙?血液 促进 Na+、水吸收? Na+ 钠泵 ?细胞间隙 Cl- ?渗透压? ?水分进入血液 * 静脉补液 * 静脉补液原则: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 三定: 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 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三补: 见尿补钾、见惊补钙、无效补镁; 三阶段: 累积损失量补充阶段、继续丢失量补充阶段、生理需 要量补充阶段; 三观察 :尿 量 3~4小时增多 酸 中 毒 6~12小时纠正 皮肤弹性 12小时恢复 静脉补液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一 定量 总 量 累积损失量 维持输入阶段 (生理需要,继续损失) 轻 90~120ml/kg 30~50ml/kg 60~70ml/kg 中 120~1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