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儿态在东坡词中的别样诠释.doc
女儿态在东坡词中的别样诠释 摘 要:词发展至花间一派,其女儿气与脂粉意味愈加浓重,而苏轼词中的女子形象却独能洗尽铅华,呈现出清丽脱俗之态。苏轼在词作中对女儿态进行了词之本心、物化品格以及柔情点染三方面的别样诠释,因而使得女子形象和女性化特征在东坡词里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苏轼在词史上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女子形象;东坡词;别样诠释 词与文坛初遇之时,便已然一袭袅袅婷婷的女子姿态。至花间、柳氏,词之妆容愈加妖冶,声线愈加娇软,词人笔下的女子无不沾染着浓重的脂粉气,而苏轼独能“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胡寅《酒边词跋》)。于是后人便多从这一个“洗”字着眼,论述的主要为苏轼革新婉约词风的贡献或其“要非本色”的词学批评之类,对女性本身在东坡词中的存在价值则少有论及。然而东坡词中的女儿态“洗”尽铅华后自有其无可取代的气质和本色,且看苏轼如何在词中对此作出别样诠释。 一、女儿身里的词人本心 除却苏轼早期“颇具柳七郎风调”的锤炼技艺之作和部分谑浪游戏的赠妓作品外,真正得以进入东坡词的女子实在是经过词人一番苛刻甄选的。最终能得到“主考官”垂青的女眷佳人,如今看来,每个形象似乎都有着苏轼自己的影子在内。 “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苏轼《??人娇?赠朝云》) “纫兰”意象取自《离骚》,所谓“纫秋兰以为佩”,香草美人,实为屈原自比。故此词中“待佩韧兰”的女子,想必也有着高于一般庸脂俗粉的人格追求,而这一份追求正是隐藏在“敛云凝黛”的女儿身里苏轼本心的发声。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 当被问及岭南的困苦生活,一句“此身安处是吾乡”使得寓娘这一流离失所却不屈不挠、乐天知命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里,歌妓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高贵的品质,她的乐观旷达与苏轼流落黄州时笑对困境的心态是何其相似,便让读者在其身上看到了苏轼的影子。 杨海明先生评价苏轼的《洞仙歌》时,曾指出词中雅化后的花蕊夫人有着士大夫文人的若干气质,这亦能证明东坡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是走向统一的,超凡脱俗的女子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旷达绝尘的词人本心。 二、物态化后的女子高品 以花喻人、以人拟花向来是文人墨客笔下“女儿态”的惯用表达。苏轼在这一类咏物词上亦是以“不俗”为目标,以洗绮罗香泽之态。因此,作为“女儿态”喻体的自然不能是一些“浮花浪蕊”,东坡词里的花多是气质清冷、品性高雅的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苏轼《阮郎归?梅词》) 正因为梅花有着“冰姿”、“玉骨”、“暗香”的特征,词作中的女子形象便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一种不与梨花般俗艳女子同流合污的“高情”。 苏轼更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石榴花形容美人高洁幽独的姿态: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苏轼《贺新郎》) 花自幽独、美人孤眠,花与美人所共有的迟暮凋残的命运又寄寓了一种深深的不遇之感,即使无人问津,也要坚守高洁的人格。 正如明代李攀龙所言:“如虢国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资,自是倾城。”(《草堂词余集》)苏轼咏物词中表现出来的女儿姿态,便如其所咏之花一般,浑然天成,别有一番高品。 三、男子词中的女儿柔情 东坡词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乃是其充满男子气概的豪放词作,然而在苏轼的笔下,即便是满篇豪言壮语里亦不乏有“女儿态”的柔情闪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红粉尊前添懊恼,休道。如何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看泛,西湖总是断肠声。”(苏轼《定风波?送元素》) 红粉佳人作为映衬词中主要男性形象的风流意气(感慨沧桑)的柔情点染,是对词本体女性化特征的别样展示。刚性美与柔性美达成一种和谐的平衡,正所谓“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在这一过程中所剔除掉的,恰好是过分的香艳和靡靡之音。 另有一类较为特殊的男子词叙写的是友人间的阔别之情,而苏轼独开以女子柔情歌咏友情的先河,成就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 “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苏轼《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两首词中所描述的女子在离别时缠绵悱恻之情态,只是一衬笔,意在突出词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男儿所不能言的深情借女子的口吻道出,艳而不俗,哀而不伤。 通过以上对“女儿态”的三类诠释,可见女子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答案.docx VIP
- 配合协调与服务承诺.docx VIP
- 14《称空气》课件 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25).pptx
- 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规范诊疗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工程协调配合措施及承诺.doc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施工协调配合的承诺与措施.pdf VIP
- 医院信息科计算机考试精彩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2025至2030地毯和室内装饰清洁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