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研究概况.doc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妇科常见多发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现代中医药在长期临床研究和运用中发现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更加安全有效,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目前中医综合疗法已成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疗法   1 病名的认识   盆腔炎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系统论述,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经病疼痛、?Y瘕等篇章。最早有关其临床症状的记载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段,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又云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均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临床特点相似。   《妇人良方》中云:妇人月经痞塞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为瘀血也。瘀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指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瘀,妇女经行产后,正气不足,寒、湿、热等毒邪乘虚入侵,与冲任气血相互搏结,蕴集胞脉、胞络,反复迁延未愈,耗伤气血。病久则多虚多瘀,以致虚实错杂。龙喜英[1]认为本病以肾气不足、带脉失约为本,湿热、瘀血、寒凝、痰湿为标,属本虚标实证。因月经后期胞宫空虚,体内肝肾精血不足,或因月经前期肾虚肝郁,寒、湿、热等邪趁虚而作,故本病多于月经前后发作或加重。夏桂成[2]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为气滞血瘀,或兼夹湿热。然气滞血瘀、湿热等证皆从湿热、热毒、寒湿发展而来,其在表为实证,又因本病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正邪相持,病邪黏滞缠绵、难以速除,日久气血耗伤,使正气久而难复,无力驱邪,故为因实致虚、虚实错杂之证,本质以虚为主。   由此可见,慢性盆腔炎是由内伤及外感邪气多种致病因素所致,于发病过程中虚实兼夹,虚实错杂。久病多虚、多瘀,各种内、外因素导致了瘀血这一病理产物,同时,瘀血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故虚、瘀、湿是慢性盆腔炎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   2 辨证分型   祖国医学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多以辩证论治为基础。何嘉林[3]根据本病临床症状,辨明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湿热壅滞型、湿瘀互结型、气滞血瘀型。分别使用《金匮要略》中大黄牡丹皮汤、防己茯苓汤、黄芪建中汤对症治疗,随证加减,取得满意疗效,拓宽了临床选方用药思路。石景亮[4]等认为本病多与湿热蕴结,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故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脾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临床辩证治疗效果满意。综合各家文献,慢性盆腔炎临床辩证分型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肾虚血瘀等证型多见。   3 内治法   3.1经方加减 李虹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血虚、肝郁、湿滞,治宜养血柔肝,健脾燥湿。李教授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7.1%。临床常用清热调血汤与膈下逐瘀汤,效果显著。黄海涛等提出治疗慢性盆腔炎当温里、化瘀、补益、提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依患者病情轻重加适量的活血化瘀药,治疗患者40例,有效率为92.5%。   3.2经验方 刘润芬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盆腔炎颗粒(由丹参、赤芍、蒲黄、五灵脂、菟丝子、山茱萸、连翘、香附等药物组成)。诸药合用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兼平补阴阳、补肾培元。全方配伍精妙,用于本病迁延不愈、虚实夹杂之血瘀兼肾虚证,临床疗效卓著。   4 外治法   现代中医药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上除传统的中药内服法的优势外,外治法也有独特的见解,给药途径多样,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操作相对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因此适合患者长期应用。   4.1溻渍法 曲如玫等自拟方(柴胡、桃仁、红花、积壳、丹参、败酱草、鸡血藤、透骨草、水蛙、昆布、大黄、木香)各适量,腹痛甚者加金铃子散、乳香、没药;附件增厚可及包块者加三棱、莪术以祛瘀生新。加酒隔水蒸热,下腹部热敷,2次/d,10d为1疗程,经期停用,3个疗程为1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96.6%。4.2保留灌肠法 温杰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自拟方盆腔宁(药物组成:连翘15g、金银花30g、紫花地丁30g、红花15g、延胡索15g、皂角刺15g、莪术15g、桂枝15g、香附15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4例予野菊花栓纳肛治疗,经净后3d1剂/d,连用14d,共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针灸治疗 张跃华选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主穴:气海、中极、归来。配穴:大肠俞、次?s,使用传统法隔姜灸,共治71例,痊愈35例,显效19例,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