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蠹蛾及其防控技术.doc
苹果蠹蛾及其防控技术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 L.)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小卷蛾亚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是危害苹果、梨、沙果、桃、杏等果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被列为国际检疫性对象,我国将其列为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甘肃省苹果蠹蛾疫情东扩蔓延势头很猛,每年以80~100km的速度向庆阳市逼近,已对庆阳市苹果这一支柱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1 传播路径及分布
该虫原产于欧亚大陆的中南部一带,现已传播到除日本之外的世界各大苹果产区,1957年张学祖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苹果蠹蛾在新疆普遍发生,造成约32亿元的经济损失。
成虫可近距离传播。主要以幼虫或蛹随运输果品和繁殖材料作远距离传播。伊犁、喀什、二连、霍尔果斯、深圳、北京、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沈阳等口岸多次截获。
1987年传入甘肃省敦煌市,1991年后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到1998年已在敦煌全市2.14万亩的苹果、梨园严重发生。1992年后扩散到瓜州、玉门、肃州、金塔等;2003年至高台;2004年至临泽;2005年至甘州、民乐、肃南;2006年至山丹;2007年至永昌、民勤、兰州等地。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mm,翅展19~20mm,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前翅臀角处的肛上纹呈深褐色,椭圆形,内有3条青铜色条斑,这是苹果蠹蛾的显著特征。
卵。长约1.1~1.2mm,椭圆形,扁平,中央略凸出。卵壳上有根细的皱纹。
幼虫。初龄黄白色,后变为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淡。前胸背板淡黄色,有褐色斑点,臀板上有淡褐色斑点。末节无臀栉。末龄幼虫体长14~18mm。
蛹。长7~l0mm,黄褐色。肛门两侧各有2根臀棘,末端有6根。
3 寄主及危害特点
苹果蠹蛾可危害苹果、沙果、海棠、桃、杏、石榴、山楂、李、野苹果、胡桃、扁桃、野山栌、枣、各种梨以及栗属、无花果属和花椒属的某些植物。
苹果蠹蛾以幼虫蛀食果内种子,有时果面仅留一小点伤疤,多数果面虫孔累累,是因为多虫蛀入之故。
苹果被为害后,蛀孔外部逐渐有褐色虫粪排出。被蛀严重时,可堆积相当数量,以丝连成串,挂在蛀果之下,梨被蛀后所排出的虫粪则为黑色,有果胶流出。为害重时造成大量落果,早、中熟苹果落果较重,晚熟苹果落果较轻。
4 生物学特性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苹果蠹蛾的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在新疆不同的地区其发生代数为1~4代。在甘肃省河西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裂缝、树洞、果窖、果筐缝隙内做茧越冬,并且85%的幼虫选择树缝结茧越冬,9月下旬果实内尚有10%的幼虫 。主干为苹果蠹蛾的主要越冬场所。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通过10℃(苹果、梨盛花期)时,越冬的老熟幼虫陆续开始化蛹, 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5月下旬(此时为沙枣花盛开期)。
5月中下旬一代幼虫开始蛀果为害,6月中旬一代老熟幼虫开始脱果,6月下旬为脱果盛期,幼虫脱果后在树皮裂缝中、翘皮下及树洞中结茧化蛹,但有极少部分老熟幼虫结茧越夏。
7月上旬开始出现一代成虫,7月中旬二代幼虫孵化蛀果,取食为害到8月上旬脱果,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结茧越冬,部分未脱果的幼虫随着采收到室内、果窖、包装箱内作茧越冬;极少部分幼虫,脱果后在树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作茧化蛹,并于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羽化,交尾产卵,9月中下旬孵化出不完整第3代幼虫。
苹果蠹蛾产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从树种上看,苹果、沙果树产卵多于梨树。大多数交配后的雌蛾产卵在果实附近,果实多的苹果树上产卵多,结果少的产卵少。成虫产卵因树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树冠顶部和中部较多,下部较少;向阳面多,背阳面少。
幼虫具有转果为害的习性,1龄幼虫蛀入果实后,在果实内脱皮1次,而后向种室蛀入,并在种室旁再蜕皮1次,后蛀入种室,取食果实种子,接着蜕第3次皮,然后脱果,开始转果为害。由于种子对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虫有偏嗜种子的特性,一般一头幼虫可危害1~4个果实。
5 生态因子对苹果蠹蛾的影响
苹果蠹蛾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气候和寄主。热量因子(温度和积温)决定了苹果蠢蛾在纬度上的分布,而该虫在经度上的分布,则主要取决于寄主的地理分布以及生长季节的降水量 。
苹果蠹蛾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当温度低于11 ℃或高于32℃时,不利于其生长。卵、幼虫和蛹发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1℃、29 ℃和30℃;发育起点在10℃左右,完成一代所需积温约600日度。滞育幼虫的低温抗性较强,其过冷却点可达-27℃ 。同时,苹果蠹蛾也具有较强的高温抗性,当温度达到33℃ 时,幼虫发育受阻;但只有在温度超过38℃ 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ocx VIP
- DB11_T 387.1-2016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第1部分:河道整治.PDF VIP
- IPC-1602-CN:2020+印制板操作和储存标准+-+完整中文电子版(36页).pdf VIP
-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x VIP
- 夏枯草种植技术规程.pdf VIP
- 【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生物物理学导论-08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DB41_T 2416-2023 高标准农田 智慧灌溉技术规程.docx VIP
-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pdf VIP
- 生物物理学课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