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5.2 新闻(含访谈)课件.ppt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5.2 新闻(含访谈)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5.2 新闻(含访谈)课件

金庸先生从不被主流文学体制认可到被捧为大师,有当代文学研究者认为,“从港派文学思想和作风对大陆文学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很有意义的象征,意味着南方商业型文化向中原体制型文化渗透,一种跟中国古代传统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又跟现代商业文化结合得更紧密的休闲型审美文化开始由香港岛北上中原,并为大陆文化所接受”。 由于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笔撰写感想、书评,于是就有了“金学”之称。不过金庸先生本人对这名称有点抗拒,认为有高攀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之嫌。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1.下面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两段对金庸先生进行总体介绍,是为了让读者对金庸先生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这是新闻写作常用的手法。 B.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金庸热在大陆从未降温,作者认为这是金庸的作品一版再版,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竞相上演造成的。 C.金庸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读本,无疑是给金庸作品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否有益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 D.金庸先生对“金学”提法的抗拒,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达到能与“红学”比肩的高度。 E.这篇新闻稿以大量事实的列举以及大量名家观点的引用,来表明金庸先生从不被认可到受到追捧的这一文化现象。 【解析】选BC。B项,原因说得不对;C项,“肯定回答”错。文中说“……有益无益,一直是教育界最具争议的话题……可能就此改写。” 2.请概括说出金庸先生被捧为大师的标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名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并对其高度评价;金庸先生本人在全国性政治机构中有着显要的职位;金庸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读本。 3.说说这篇新闻报道的行文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总体概括金庸的成就;接着介绍金庸在大陆影响的演进过程;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4.你对金庸小说入选中学语文读本有何看法?表明态度,并说出至少三点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赞同。理由:可以开阔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让中学生接受多样的审美熏陶;有利于中学生多元审美观的形成。 反对。理由:金庸小说太重娱乐性,不利于中学生沉稳性格的养成;金庸小说体现的侠义精神已成历史,今天不宜再提倡;中学语文读本不应跟风、追热,要多选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优秀作品。 一、(2011·泉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与文学 主持:窦文涛 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他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 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