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防灾意识及能力提升探讨.doc
大学生防灾意识及能力提升探讨
摘要: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口密集区,众多突发事件和灾害危机都有可能发生,对于大学校园更是如此。通过对松江大学城大学生防灾的基本现状开展实证研究,以发现大学生防灾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从学生、学校及社会政府角度出发提出对策,来正确认识防灾的重要性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大学校园;防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
0引言
松江大学城作为中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七所大学坐落于此。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怀揣梦想,离开自己的家,来到新的城市。大学不同于中小学,采取的是集体寄宿制,宿舍集中,人员繁杂。虽然寄宿制能使大学生独立生活,但对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防灾意识来说是重大考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在灾难事故中意识及能力的不足给大学生防灾敲响了警钟。因此,针对大学生防灾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将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工作、社会加强防灾教育支持力度来切实帮助大学生们提高防灾意识。
1大学生防灾的基本现状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的一幢女生宿舍楼内,由于寝室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导致火灾的发生,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不幸身亡。这起火灾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之后针对大学生的防灾意识工作虽有所提高,但现状仍令人担忧。而2014年12月31日晚间,在辞旧迎新之际,一场踩踏惨祸发生于陈毅广场。在此次拥挤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平均22岁,现场人群中的大多数为青年学生。在灾难面前,他们自我保护及救助意识的缺乏,再次凸显了当前防灾教育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大学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纸质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网络问卷98份,收到有效问卷96份。综合有效率92.47%)开展实证研究。
1.1大学生防灾知识和减灾能力的调查
调查数据表明: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并未明确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自救方法(占比达49.01%),而能够了解这些自救方法的人数比例占到31.65%,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自救的情况尚且如此,互救的能力可想而知。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了解自救知识的同学多仅为概念性地掌握却未曾有过实际演练,造成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救知识已逐渐忘却。
在关于宿舍和学校的消防用具了解情况调查中,被调研的553名大学生中,仅有17.18%实际操作过一些基本的自救设备(如灭火器等),37.07%的接受过指导但没有实际操作和演练过,而38.70%的被调研大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使用,甚至还有7.05%的大学生不清楚消防用具的存放位置。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普遍对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自我保护等应对突发事件灾害的能力有所欠缺。而这不仅是松江大学城学生的基本状况,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也缺乏必要的防灾减灾能力。
1.2高校防灾教育重视度的调查
大学是大学生们离开家庭的第二个家园。作为90后的大学生们,没有经历过长辈们那样艰辛困苦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此时没有了父母长辈的关心与叮嘱,学校担负起了父母长辈的职责。但是,学校防灾教育和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接触到的防灾知识只有校园安全讲座、宣传以及班会、校园网主页等有限途径。
依据相关资料,学校开设防灾课程是提高防灾意识与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如调查数据表二所示:在553份问卷中,近乎一半(45.75%)的被调研大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灾难教育的相关课程,2929%的选择未开设,仅有6.33%的大学生选择学校已单独设立灾难教育的相关课程。而在补充访谈中,部分受访者表示目前开设的灾难教育课程多是个人选修课,覆盖面积不足,授课内容也较为枯燥,部分学生仅以获取学分而非救灾知识学习为目的进行课程选择。
除了开设防灾教育课程,学校制定的应对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也是防灾的重要一环。调查数据显示:62.93%的被调查学生完全不清楚学校灾害发生后的相关应急预案,仅有5.24%的大学生清楚,其余部分只了解一些,却无法作具体描述。此外一些学校针对应急预案进行的逃生演练,在553份调研数据中,2749%的同学所在学校未开展过逃生演练,58.77%的同学表示所在学校有开展过的预案演练更流于形式。
2防灾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学生个人原因
9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学习与生活的相对优越使他们对周遭放松警惕。独立性差、生活能力弱、心理意志不坚定等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标志。个性独立的他们,对相关国法、校规置若罔闻。宿舍明确禁用的如电热毯、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学生为了生活方便仍可能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1课 利用迁移学习进行图像分类.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4课 构建神经网络(二).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3课 构建神经网络(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课 搭建深度学习开发环境.pdf VIP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 VIP
- 盾构区间盾构机停机方案.docx
- (医学课件)丹毒.ppt VIP
- 被动语态练习题20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