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鹏飞天 硕士研究生 医学及商业的融合体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原则 医、护、治疗师协作 Team 时间 病人、家属主动参与 保持疗效 治疗贯穿于生活中 持之以恒 早期介入 SCI后即刻 入院后开始 手术后开始 循序渐进 体位 活动量 治疗次数 康复治疗:康复时期及其目标 急性期 时间:SCI后即刻~SCI后6-8周 目标 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 保持良肢位 预防压疮 亚急性期 时间:SCI后8-12 目标:同急性期 恢复期 时间:SCI后12周以后 目标 改善平衡能力 辅助步行训练 学会操作轮椅 提高ADL能力 预防并发症 康复治疗 恢复期治疗 健肢的主动关节活动或抗阻运动 肌力维持和增强训练 垫上训练 翻身训练 长坐位训练 垫上移动训练 四点跪位训练 爬行训练 康复治疗 恢复期治疗 轮椅操纵应用训练 站立与步行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脊髓病灶区 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 局部交变磁场疗法 全身疗法 温水浴 按摩 其他治疗 针灸 推拿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中频电刺激 康复治疗 功能训练中的具体方法:运动疗法 四肢瘫痪患者的翻身训练 应用辅助具 一侧上肢抓住转向侧床栏另一上肢向同侧摆动,头和躯干协同摆动,即可 不用辅助具 双上肢伸直,头和躯干协同向两侧摇摆,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向希望翻身的方向用力摆动,即可 康复治疗:床上转身 利用固定扶手 借助于惯性摆动 康复治疗:床上坐起 仰卧转成半坐位 俯卧转成半坐位 康复治疗:从卧位到直腿坐 康复治疗 利用头上方悬吊带从平卧位坐起 1.开始位 2.一侧上肢穿过吊带 3.上半身从床上抬起 4.另一侧肘部撑在床上 5.上肢穿入第二个吊带 6.上半身抬起后,另一只 伸直手向后 7.上肢穿入第三吊带 至承受手向前移 康复治疗 手膝(四点)跪位 在帮助下 坐位平衡练习 利用体操球 康复治疗 转移训练 不用辅具的转移(轮椅-床) 开始位 头向下,向床的反向摆动 一手撑床,一手撑轮椅(刹住) 抬起臀部向床移动 应用辅助具转移 滑板 康复治疗 抬起轮椅前轮,用后轮保持平衡训练 指导患者放在平衡位 向前驱动时,轮椅向后倾 向后拉轮椅时,轮椅回到直立位 非接触性保护,让患者反复体会 康复治疗 步行训练 四点步态训练 平衡站姿 一侧拐杖向前 通过提髋提起对侧腿 向前摆动 一条腿向前平衡站姿 重复上述动作 摆至步训练 平衡站姿 双拐前置 通过伸肘、压低和伸展肩胛,低头提起骨盆和双腿 双腿摆至双拐水平,重新建立平衡站姿 拐杖迅速前置,以获取更大的稳定性 摆过步训练 平衡站姿 双拐前置 通过伸肘、压低和伸展肩胛,低头提起骨盆和双腿 双腿摆至超过双拐水平,足跟着地 通过抬头、收缩肩胛骨和推动骨盆向前,重新取得平衡站姿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使用双拐步行上下楼梯训练 上台阶训练 脚尖位于台阶边缘平衡站姿 双拐置于台阶上 通过伸肘、压低肩胛、依靠拐杖把双脚提上台阶 通过向后摆头和收缩肩胛骨来推动骨盆向前 康复治疗 下台阶训练 脚双拐置于平台边缘平衡站立 摆过步 通过向后摆头和收缩肩胛骨来推动骨盆向前 康复治疗 直立活动:站立斜床 作用 预防 体位性低血压 下肢关节挛缩 骨质疏松 肺部、泌尿系感染 改善 肺部通气 膀胱、直肠功能 注意事项 角度 时间 截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预测:步行运动指数(ambulatory motor index ,AMI) 评定肌群髋屈肌、髋外展肌、髋伸肌、膝伸肌、膝屈肌5个肌群的肌力 评定标准 0---无;1---差;2---尚可;3---良;4---正常 每肌群最多得4分,5个肌群最高20分 结果判断 >6分有可能步行 大于6分,小于8分时需用KAFO+双拐 才能步行 达12分有可能在社区内步行 第六章 脊髓损伤 主要内容 概述 临床特点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概述 脊髓的解剖结构 椎管内 上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成人平第1腰椎下缘下端 新生儿平第3腰椎 表面沟、裂 膨大(二个) 颈膨大 C3-T2 腰骶膨大 T1-S3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概述 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节:每一对脊神经所附着的节段 (31个) 颈(C)节 8个 胸(T)节 12个 腰(L)节 5个 骶(S)节 5个 尾(C0)节 1个 脊髓节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概述 脊髓圆锥: 脊髓的末断变细 马尾: 位于椎管下段内,由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在穿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围绕终丝下行一段距离而形成 终丝 为无神经组织的细丝,在第一腰椎下缘与脊髓圆锥相续,止于尾骨的背面 终丝 概述 脊髓节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