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借壳上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弈借壳上市.doc

博弈借壳上市   随着未来发行端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A股壳资源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随着注册制推进的放缓、战略新兴板的搁置,A股上市通道日渐收窄,与此同时,中概股、港股等大批企业的回归,让A股壳资源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借壳标的的选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非ST类的一些小盘股公司、地方国企开始密集出现在壳市场中。   3月份以来,大批知名、不知名的中介机构都加入了找壳倒壳的大潮,直接推高了壳公司的预期。壳公司坐地起价、壳方费用一天涨价一个亿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   在这场壳的盛宴中,不少私募开始重仓豪赌壳公司。有机构甚至称,今年唯一确定的主题投资,就是“炒壳”。借壳市场越来越火爆,“炒小、炒差风”再起。在著名经济学家华生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如此畸形的市场生态,最终受伤的仍是中小投资者。   注册制只是被推迟,但是不会缺席。尤其在*ST博元因重大信披违法被强制退市之后,监管层已经释放出一种退市常态化的信号,壳资源暂受热捧,其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炒壳盛宴难长久。 市场扭曲   “现在到处在找壳。手里没几个壳都不好意思在资本圈混。”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据他介绍,有中介一次在朋友圈晒出10家壳公司的资料,却并不清楚壳方的股东情况,开口要求“先签居间协议,财顾费1亿”;有的壳公司今天谈完价格次日就变卦了;有的壳方甚至在尽调之前先让打5个亿的保证金;有的拟借壳资产,保证金都已到账,但仍有中介为这个资产找壳。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当前壳方老板心态失衡,壳市场严重扭曲,类似摆地摊卖白菜。   一直以来,A股市场上认可的壳市值,普遍为30亿元左右。而目前市值40亿元以下的优质壳都已经很少。   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上门找壳队伍的增加,壳公司老板的惜售心态越发明显,对于资产方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不能迁址”,“行业分布要性感”,“利润4个亿以上”等等。   自2016年以来,公布重组预案的不少借壳方承诺利润很多都已突破10亿元。此前中国忠旺作价282亿元借壳中房股份,借壳方承诺,2016年至2018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亿元、35亿元和42亿元。   今年3月宣布借壳大杨创世的圆通速递作价175亿元,亦承诺2016年-2018年度扣非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3亿元和15.5亿元。   “现在很多此前准备上新三板的企业,并不符合借壳条件,随着新三板前景不明,又不愿意被并购,也开始跃跃欲试借壳。”北京某券商场外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借壳对买方的利润要求很高。利润1亿元以上才比较合适借壳。因为利润太小、规模太小,容易被原股东淹没,很难取得实际控制权。   “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借壳市场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主要是市场浮躁,中介过于积极,造成了一壳难求的假象。借壳真正达成交易的依然很少,90%以上的交易是谈不成的。”华泰联合证券并购部执行董事劳志明告诉《财经》记者。   上述北京投行人士告诉记者,3月以来,谈了十几个壳公司都不成功,壳方太挑剔,对资产要求很高。很难匹配。此外,有的壳方并非真的壳方。很多壳老板之所以愿意跟中介谈,是为了市场重组的预期,以便维护股价。   在劳志明看来,壳资源是相对固定且透明的,真正稀缺的是好的资产方,得资产者得天下。如果是类似奇虎360这样的资产方,上市公司是非常乐意的。因为毕竟上市后市场可能会给出相对较高的估值。这样的资产方对壳的选择范围很宽。   壳资源交易火爆。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也随之疯涨。   据光大证券对A股市场近年来借壳案例的统计,被借壳公司复牌后都在短期内急剧上涨,十几个交易日内相对市场的累计超额收益平均高达70%以上。   受赚钱效应推动,当前壳资源受到广泛青睐。申万宏源4月中旬对近500名投资者的一项调查显示,二级市场上壳资源概念受关注度达39%,高居首位。 僧多粥少   变化主要是从3月份开始,随着注册制的放缓,战略新兴板的受阻,借壳上市的需求被激发。   对于此前欲上战略新兴板的中概股公司来说,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私有化的,一般都有投资者参与,时间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明确宣布回归的中概股数量共达36家,包括聚美优品、酷6传媒、智联招聘等在内,发出私有化邀约的也已超过30家。   此前部分回归企业的跨市场财富效应开始凸显。2015年底,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在A股上市,彼时分众传媒的市值约为37亿美元,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值飙升了近7倍,已达231亿美元。   鉴于A股的高估值,港股回归的序幕也在拉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