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风筝传承与保护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皋风筝传承与保护思考.doc

如皋风筝传承与保护思考   摘要:如皋风筝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而其中板鹞制作技艺,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被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如皋风筝传承遇到后继无人的历史困境,发展困难,虽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进行保护,但因与艺人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脱离,收效甚微。笔者在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后,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承;保护;政府;民间;高校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0-2   无论是南通如皋,还是北京、天津、潍坊等地,风筝传承与发展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如“郭氏风筝”的如皋风筝传承困难的原因,除了成本高、卖不出去和没人学等因素外,整个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才是致使传承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风筝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对如皋风筝传承影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代的生活方式消解了传统风筝文化。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也动摇了风筝这种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以前如皋地区有广阔的滩涂与空地,加上强劲的海风,人们可以自由放飞鹞子,然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如皋农村原有的样貌,大片土地被开发建设成高楼大厦,林立的高楼不仅压缩了百姓户外放风筝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海风的进入。而且电子产品与现代玩具的层出不穷,让现代儿童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青少年对风筝丧失了兴趣。更重要的是,现代人对传统节俗的情感变得淡漠,使风筝丧失了最佳放飞时机。以前清明节、重阳节都是如皋人放风筝的盛大节日,而现在,这些传统节日都变成了正常的周末一样,放风筝等传统户外活动被走亲访友、外出旅行所取代。   其次,机器和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手工技艺冲击严重。虽说农民是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主体,但在农耕经济社会里扎风筝不是如皋地区农民的主要职业,只是作为兴趣在做,而真正制作优秀的是专门从事这行业的手工艺人,他们以此为生计,所以,风筝在早期就是作为商品而被制造。如皋风筝别具特色,精妙绝伦,但它的制作却是相当繁琐,要经过“扎、糊、绘、放”四艺中的十几道工序,再加上板鹞上配备几十甚至上百个的哨口,工时之多可想而知。而机器带来的产业化革命对传统手工艺影响巨大,如皋风筝制作行业的费时费力、产量低、成本高,造成在与机械化产品竞争中遭受淘汰的危险。   所以归根结底,现代如皋地区风筝传承困难的根本因素在于现代社会下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我们保护如皋风筝发展时,应该整体考虑,维持风筝文化生态环境的稳定。   解决如皋风筝传承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风筝保护涉及到民间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长远看,零星和片的保护是不够的,还得抓住根本,从文化生态重建方面入手,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把风筝文化与现代新观念结合,转化为现实的凝聚力和内驱力,使历史悠久的如皋风筝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访谈,并参照北京、天津、潍坊等地风筝发展保护状况,对如皋风筝的保护有以下浅显思考:   第一,如皋风筝保护还需以政府支持为主导。现在如皋风筝在传承保护过程中,主要以民间自发保护为主,政府虽有政策支持但力量不足。由于早期时候风筝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所以风筝在如皋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到现在,仍存在一大批风筝爱好者。为了很好地传承如皋风筝,他们自发形成了多个风筝组织和协会,许多镇还有专门的老年风筝队,为如皋风筝的宣传与传承尽自己的力。可在现代化商品经济社会中,让风筝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适应社会变迁而不断地传承下去,紧靠个人和民间组织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整个文化生态遭受破坏时,政府通过立法,给予更大政策与经济上的资助显得尤为重要。潍坊风筝的兴盛,即证明了凡是成为地方品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都是可以花大力气的。   在非遗保护的问题上,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搭建政策平台(既要有宏观政策,也要有细节措施)和资金平台。可以说,如皋政府还是按照国家指示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了,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方案,但效果不显著,一来因为力度不够,口号比实际工作更响;二来没有依据实际问题,纸上谈兵。比如政府把水绘园旁边的房子给了“郭氏风筝”作展览馆,既可以宣传当地传统民间文化,又可以让郭氏风筝谋得生路,传承下去。可政府要求“郭氏”每年交近2万元的租金,而且合同只签三年,如果三年后有出租金更高者即可得到该门面房,而不管它是否为从事民间艺术品制作与销售。再者,对传承人虽有资金补贴,但贵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郭承凯一年也就1000元,对于保护工作杯水车薪,而其满足政府资金资助的条件则是年销售额达50万元以上,所以,政府宣传的保护政策在“非遗”保护工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