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的临床观察.doc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穴治疗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行中药穴位贴穴治疗的咳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为治愈,23例患者为显效,8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且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肺功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给予咳喘患者中药穴位贴穴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咳喘;中药;穴位贴穴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03-01
我院为提高咳喘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8例行中药穴位贴穴治疗的咳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8例行中药穴位贴穴治疗的咳喘患者,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64.3岁;病程2-19年,平均10.2年;48例患者均符合咳喘的诊断标准,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排除严重精神病患者、排除因肿瘤、结核、真菌等导致的喘促、慢性咳嗽患者;中医辩证诊断37例患者为痰湿型,11例患者为痰热型。
1.2方法
1.2.1取穴
第一,背部:、肺俞、心俞、大椎、大杼、陶道、身柱;第二,胸部:天突、华盖、膻中、紫宫、气海。每人每次选四个穴位。
1.2.2操作
取患者坐位,对相应穴位处皮肤进行充分暴露,并利用快速消毒液对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利用艾条对帖敷部位进行火灸至皮肤微红,选取四个穴位,给予用姜汁调匀的膏药以每穴1g左右的剂量置于穴位处,并利用30mm×30mm的医用胶布进行固定。4小时后将其揭下。药物成分:取相同剂量的白芥子及斑蝥进行研制,分别将其研制成细末,并利用姜汁对其进行均匀调和至稠膏状,然后将其装入备用瓶中。自夏季入伏第一天开始,每十天天贴一次,每次4小时,直到三伏结束。同时由于药膏揭下后患者皮肤有时会出现水泡,一般在2-3天后干瘪结痂,因此,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不可擦破水泡,对于较大的水泡则可利用针灸针将其刺破。同时对于伴有严重咳喘咯黄痰的患者则要给予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于痰多清稀胸闷患者则要给予其二陈汤加减治疗。
1.3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3-10月患者未出现复发现象,或偶伴有轻度发作现象,无需药物治疗可自行缓解;显效:治疗3-10个月后患者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且咳喘程度明显减轻;有效:治疗3-10个月后患者发作次数有所减少,且咳喘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治疗3-10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1.4肺功能测定
以美国胸科学会指南为依据,对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一秒率(FEVI%)进行测定,取最大值。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本组48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为治愈,占29.17%,23例患者为显效,占47.91%,8例患者为有效,占16.67%,3例患者为无效,占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且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肺功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
2.2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比较
本组48例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为(9.51±4.22),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为(5.63±3.41),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的FEVl参数为(1.52±0.69),PEF参数为(2.93±2.10),FEVI%参数为(78.26±16.87),治疗后患者的FEVl参数为(1.78±0.93),PEF参数为(3.21±1.45),FEVI%参数为(87.31±16.21),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
3.讨论
咳喘是中医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痰、咳嗽,且部分患者还伴有喘息症状,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因此,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对咳喘病研究的重视,中药穴位贴穴治疗逐渐被应用于咳喘治疗中。中药穴位贴穴治疗即将通过各种液体与药末调和而成的糊状制剂或膏药贴于患者相应穴位,从而实现疏通经络显效的一种中医治疗方式[2]。
中医上认为,咳喘患者多伴有肺气虚症状,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内因为患者肾、肺、脾等阳气不足,而主要外因则是外寒侵袭。因此,临床上逐渐将“冬病夏治”原理应用到该病的治疗中。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