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洋河高成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密洋河高成长.doc

解密洋河高成长   十年间,洋河股份迅速成长为白酒行业三强,在品牌、产品等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其高成长的秘诀在于大股东和管理层相互制衡的较为理想的股权结构及其带来的强大执行力。   4月25日,洋河股份(002304.SZ)发布了2015年财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0.52亿元,同比增长9.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65亿元,同比增长19.03%。同时,洋河还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8.43亿,同比增长9.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56亿元,同比增长10.28%。   早在2月26日,公司就发布过业绩预告,就经营业绩而言,是市场已知的信息了。经营数据中,除了省外销售出现了超过22%的可喜增长,首次在洋河的营收中占比达到40%以外,其他数据平稳有余、惊喜不足。然而,了解企业经营数据仅仅是阅读财报的第一步,数据后面隐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才是更宝贵的信息。      洋河的高成长   洋河股份于2009年上市,可信的经营数据最远可以追朔至2006年。那时的洋河,不过是一个营收10.7亿元的“小个子”。当时白酒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座次是五粮液(000858.SZ)、贵州茅台(600519.SH)、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十年后的2015年底,座次已经变成了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   洋河2006年营收只有汾酒的2/3,今天则是汾酒的近4倍。洋河人用了十年时间,成功跻身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上市公司白酒业三强,并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另一个数量级。复合年化增长率高达35%,不仅远远超过五粮液、老窖和汾酒,连当之无愧的白酒业老大茅台也得俯首屈居第二。   归属于上市股东所有的净利润数据同样闪亮。   2006年,五粮液和洋河的净利比是100:15。2015年,变成了100:87,洋河的净利年化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46%。震惊之余,我们也会好奇: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洋河靠什么做到如此大幅超越同行的增长呢?   强大的控制力   截至2015年底,洋河总计338亿元资产、109亿元负债。资产的主要构成简单明了:现金、理财产品及大致可以看成现金等价物的资产加总约110亿元;固定资产、在建和土地约102亿元;存货111亿元,其他投资约12亿元。至于109亿元负债,除了财报没有披露来源的21.8万元长期借款,剩余的全是经营中的各类预收款、应付款,有息负债近于零。也就是说,洋河在整个产业链上具有强大的控制力,通过占据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以预收应付等多种方法,控制并运用着远超企业净资产的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只要企业存续,这些预收应付会持续滚动下去,报表净资产数据,实际是低估了。   洋河在2015年卖掉了21万吨酒,创造了160亿元的营业收入,还原成含(增值)税口径看,是187亿元,2015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高达195亿元。同时,银行承兑汇票只有0.8亿元。至于应收账款,仅600万元出头,占比几乎可以忽略。   银行承兑汇票相当于略打折的现金,企业收到汇票后可以到银行贴现,得到扣除贴现利息后的现金。当企业允许经销商用银行承兑汇票付款时,类似于帮助经销商获取了银行贷款,或者是等于放宽了经销商的付款期限,又或者干脆相当于变相降低了出厂价。通过观察这些名酒企业对经销商以银行承兑汇票付款的接受程度,也可以看出企业对渠道的实际控制力。   为了同口径观察,笔者将上述五家企业期间贴现的未到期汇票金额加回,对比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结果如下:2015年的营业收入中,各家企业所收的汇票占比分别为,洋河14.4%、茅台26.4%、五粮液45.8%、老窖37.3%、汾酒48.8%(值得注意的是,汾酒所收票据中,居然有部分未获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通俗理解,就是买酒企业打的白条)。这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洋河对现金付款要求最高,对渠道的控制力在几大酒企中遥遥领先。这种控制力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的呢?   独特的经销模式   洋河年报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除了谈到自然环境、绵柔技术、中华老字号和产品的系列化四大优势以外,还谈到了企业的团队平台优势:“公司拥有一支理念新、执行力强的营销团队,深度管理7000多家经销商,直接控制3万多地面推广人员”。在笔者看来,恰恰是这最后一条,才是洋河不同于茅、五、老、汾的控制力源头。至于环境、技术、品牌和产品系列化程度,洋河与上述四家企业相比,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可以说处于劣势。   各大名酒企业,其销售主要通过经销商完成。但在与经销商的关系处理中,又分为以经销商为主和以企业为主两种不同的模式。茅台、五粮液等企业,走的是以经销商为主模式,企业与经销商是买卖关系,经销商给钱,企业发货,交易完成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