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女性的顺从与叛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传》中女性的顺从与叛逆.doc

《左传》中女性的顺从与叛逆   摘 要:《左传》中的贵族女性,在政治利益、父权制和礼制结盟的威压之下,表现出了顺从与叛逆两种姿态。顺从是主流,叛逆则是不和谐音。当然,它也是极微弱、极有限的。   关键词:政治联姻 顺从 叛逆 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90-03   作者简介:范爱荣(1975―),女,湖北孝感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   春秋时期,君卿士大夫等贵族的婚姻总是与现实政治紧紧连在一起,遵循利益优先的原则。《左传》中利益优先的政治婚姻实例很多,如襄公二十一年,邾大夫庶其携漆地,闾丘来投奔,季武子就把襄公之姑许配给他。又僖公十四年,?子不朝于鲁,僖公发怒就扣留了?季姬,不让她回去。僖公三十一年冬,杞伯姬来求妇,请求庇护。大而言之,周代由现实政治需要而绾结的政治网络,实质上也是一个庞大的姻亲集团。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说:“且异性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此种制度亦由时势之所趋。”[1] ( P.60 )在强大的政治势力的威压下,婚姻缔结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中的男性的意愿都不被作为考量的因素,遑论女性,她们只能顺从家国的意志。   周代以来形成的礼制对女性的顺从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培养女子顺从的品性甚至可以作为女性教育成功的标志。《礼记?昏义》云:“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之以?藻,所以成妇顺也。”《礼记?郊特牲》云:“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传曰:“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也。”它们都明确要求女性顺从、贞节。礼具有道德规范与教化的作用,春秋时期有不少明于礼法的贵族妇女,一切依礼而行,是遵纪守礼的楷模。僖公二十二年,晋国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人质,劝说怀嬴跟他一起逃回晋国去,怀嬴拒绝了,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从子而归,弃君命也,不敢从,亦不敢言。”庄公十四年,息妫嫁给楚文王之后,一直不主动说话,楚王问她,她表示:“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伯姬于成公九年嫁给宋恭公,七年后宋恭公卒,守寡三十余年,至襄公三十年,因“待姆也”而葬身火海。这些行为,或可笑,或可悲可叹,但她们都是遵奉“礼”的要求而行事的。在礼对女性的人身束缚之下,女性又自我强化了道德意识和贞节观念。从根本上来说,贵族妇女对礼的自觉遵行,既是个人伦理道德上的自律,也是对父权制社会的顺应与迎合。   政治联姻成功后,贵族女性被纳入到父权制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她们与男性一起参与政治并得以书写历史。如桓公十三年,邓曼谏屈瑕伐罗。庄公六年,文姜请归卫宝。僖公十八年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三帅。襄公三十年,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昭公十年,穆孟姬为陈桓子请高唐等。诚然,政治联姻赋予了贵族妇女以某种特权,然而,贵族女性参与政治是专属于上层贵族妇女的特权,是“历史的奢侈品”[2] (P.474 ),它不能消除,也无法掩盖男女两性在人权、尊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婚姻生活中,女性更多的是对男权的屈从与顺应,而男性则享有较女性更多的自由,特别是处置自己妻子命运的自由。《礼记?檀弓上》第十九节规定:“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贵族男性可以比照着这一标准,合礼合法地拥有多个妻子,与此同时,男子还享有“出妻”的权利。《左传》中存在着不少“出妻”现象。齐国的蔡姬(僖公三年),鲁国的郯伯姬、杞叔姬和声伯之母(分别见于宣公十六年、成公五年、成公十一年),还有卫太叔疾之初妻(哀公十一年)均被“出”。出妻现象产生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婚姻缔结的基础是政治利益而不是夫妇感情,故而政治形势和利益发生变化时,解除婚姻就很自然了。另外,父权制下,妻子是男性家长的私有财产,男性家长对其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出妻”就是专属于男子的特权,而对女子而言,则完全没有与丈夫离异的自由,甚至也没有不被“出”的自由。周代有“七出”之说,所谓七出,即援引一定的理由以解除婚约。《大戴礼记?本命》云:“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其实质是将妇女纳入奴隶制的伦理道德范畴之下,为出妻制造理论上的根据。但上面列举的《左传》中的五例“出妻”,大多不合上引“七出”之条例,这表明男性贵族出妻其实并不需要理论依据,他们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妻子。   《左传》中女性的屈从与顺应还表现在性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