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乡政区大典镇词条(初审稿)6.12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桐川乡政区大典镇词条(初审稿)6.12晚

庆城县桐川乡政区大典 乡镇词条(初审稿) 桐川乡(Tongchuan Xiang) 庆城县西部乡镇,此地民风朴实,黄土风情浓郁,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是典型的残塬沟壑地貌。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桐川乡设在桐川桥附近的党崾岘,故将该乡命名为桐川乡。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西北部107.523042,北纬36.014720。地处庆城县西部,东与蔡家庙、翟家河乡相连,南与驿马镇接壤,西邻太白梁乡,北与土桥乡为邻。人民政府驻党崾岘村,电话区号0934,邮政编码745107,南距庆阳市区39千米,东南距庆城县城50千米。 政区沿革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桐川区公所隶属边区政府。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桐川区公所,隶属庆阳县。1950年6月,根据中共“紧缩机构,节约开支”的原则,撤销桐川区公所。1954年庆阳县又增设三十里铺、桐川两区。1957年,桐川区公所改为党崾岘乡。1961年12月15日,党崾岘乡改为党崾岘公社。1962年至1963年,庆阳县先后设立肖金、西峰、党崾岘、白马、城关、三十里铺6个工委(为中共庆阳县委的派出机构),下属35个公社,党崾岘工委辖党崾岘、土桥、蔡口集、太白梁、冰淋岔6个公社。1965年撤销工委,党崾岘公社改为桐川公社。1983年,改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乡、行政村、村民小组,桐川公社改为桐川人民政府乡,隶属庆阳县,机关驻地党崾岘村。1989年10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属桐川乡的南极庙、安家寺、惠家庙、张旗、唐崾岘、小原子、金家川、南湾8个行政村划为安家寺乡行政区域。2005年8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安家寺乡惠家庙、张旗、唐崾岘、小塬子、金家川5个村重新并入桐川乡。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有大滩、三合湾、党崾岘、高庄、北塬头、九条湾、郭旗、张旗、崇家河、郭家岔、唐崾岘、惠家庙、小塬子、金家川14个村,共14个群众自治组织,86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7249人,其中女性8762人,占50.2%,另有流动人口93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3.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0.4千米,总面积289.43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9.6人。 自然条件 地形环境 桐川乡平均海拔1515米,由于水流冲刷,境内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山岭重叠、崾岘起伏。年均降雨量573毫米,年平均气温10,年日照总时数小时全年无霜期170天。0.77—0.99%,全氮含量0.046——0.065%,全磷含量0.122—0.15%,全钾含量2.05—2.21%,PH值8.3。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乡境内已勘探开发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风灾、低温等。 水文 境内属马莲河和蒲河流域。 经济状况 农业 耕地面积101200亩,人均5.6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畜牧业以牛羊、生猪、家禽养殖为主。2011年粮食总产量1380万千克,平均亩产136千克,人均767千克。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胡麻、黄豆、药材等,农副产品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苹果、杏仁、杏干、油葵、羊毛、羊皮等。支柱产业为草畜业和旱作农业全膜种植,2011年紫花苜蓿留存面积2.9万亩,户均7.6亩。2011年大家畜存栏7263头,规模养殖户351户;绒山羊存栏25534只,小尾寒羊7924只。2011年种植旱作农业全膜玉米、马铃薯等3.4万亩,增收510万千克。优质果园面积1.6万亩,其中苹果园面积1.4万亩;杏园面积0.2万亩。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城乡农贸市场2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440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610万元。 人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富足,年劳动力输出达3500人次以上。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农家书屋14个,共藏书2万余册。香包和刺绣民间组织10个,年生产量5万余件。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2所,小学14所,初中1所。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家,其中乡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张,专业卫生人员22人。全年完成诊疗3500人次,住院手术276台次,出院病人1480人次。14个村均有医疗所和专职医疗人员2011年末有体育场地4处,1个城市社区和3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2011年末,卫星接收电视用户3100户,普及率81.5%。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5户,医疗救助152人次,五保供养24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9人。城乡居民

文档评论(0)

yaoyaob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