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西汉时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据记载,《诗经》共收编了诗歌311首,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规模的祀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之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多是恋歌。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叙述,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大型歌舞曲。它共有11首作品组成。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只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上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了十二律。“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上一个世纪左右。十二律是周代律学的名称。它是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rui二声)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八音——是指周代的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曾侯乙墓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敦“曾侯乙墓”中出土由65枚钟组成的编钟,每一钟的隧部与鼓部都可发出相距三度的音。其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显示了我国奴隶社会音乐的发达和乐器制度技术方面的成就。此外,“曾侯乙墓”还出土有笙、篪、排箫、建鼓、编磬等乐器,这些乐器构成一个大型的“钟鼓乐队”。曾侯乙,是楚国下属的曾国一个名叫“乙”的侯。生年不详,约死于楚惠王55年(公元前433年)? 古琴是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弹弦乐器,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以及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著名琴人:钟仪、师旷、师曹伯牙、瓠(hu一声)巴、雍门周等经典琴曲除上述提到伯牙的《高山》《流水》及孔子弦歌三百的《诗经》之外,著名的琴曲还有《雉朝飞》、《阳春》、《白雪》等。第四章? ?? ???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引起了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美学、哲学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发展。尤其以孔子的儒家学派和老子的道家学派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一、??儒家的音乐思想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他赋予礼乐以新的内核——仁,由此构成新的礼乐文化精神。他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认为礼给人以约束,用以分贵贱等级,乐可调和上下关系,两者配合,能充分发挥礼乐作用。 他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他说:“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承认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 ?? 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提出学习的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第二位。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蒙自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他虽未建立系统的理论,但他提出“君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他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三)荀子的音乐思想集中于《乐论》。他不持守旧的礼乐制度,主张用“以古持今”、“以时修顺”的原则改造旧的礼乐。他认为,音乐可以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音乐可以感化人心。他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儒家音乐思想后来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墨家音乐思想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68—前376),他是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学派。墨子的观点从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认为是用音乐会家中人民的痛苦和灾难,浪费物力和人力,还使国家面临衰亡的危险。这些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忽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有教育、认知、审美的功能,未免过于片面。?道家音乐思想老子他主张大音希声,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的原初含义是对有声之“五音”的否定,最完美最完善的“道”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