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史(台湾高三)历届考题(含解析).doc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史(台湾高三)历届考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上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历届考题 1、 D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于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 族长权威的萎缩 B 族长权威的扩张 C 财产公有制强化 D 私有财产制萌芽 【93指定科目考试】 解析: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形态,多是以一大型房舍为主体,其它小屋则以此大屋为中心分布,而且数量不多,说明当时公共事务的重要性,为公有制的社会。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中的小型建筑越来越多,代表公共事务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公有制已逐渐转型为私有财产制。 2、 D 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 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 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 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 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91指定科目考试】 3、 C 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叙述,何者适当? A 先秦诸文明普遍使用青铜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单一文明中心向外扩张的过程 B 孔子说:「在礼,不在鼎。」说明青铜器是实用的工具,而且是不分阶层、普遍使用的器具 C 由于华北未曾出现青铜面具与人像,可以推论三星堆文明与黄河古文明间,属于多元发展关系 D 殷商时期,青铜器已经取代木制、石制器具,大量使用在农业的生产上 【89日大 社 】 解析: A 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 B 不是实用工具,是珍贵的器具; D 商代的青铜器仍是珍贵的器具,以礼器为多,没有用在农业。 4、 B 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历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运用那类发掘到的数据,作为分期的标准? A 发掘出的人类遗骸 B 人类使用的工具 C 遗址中动植物残留 D 遗址周边的环境 【87推甄】 6、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具有下列那些特征? A 牛耕普遍使用 B 青铜器花纹繁复 C 制陶技术发达 D 家畜尚未饲养 E 已经出现文字 【86日大 社 】 解析: A 战国时代; B 商周时代。 7、 D 中国文化发展到殷商时代已经粲然可观,我国许多习俗如祭祖等都可上溯到这个时代。但历史学家如何去了解商代文化呢?对于数据取材方面,四位同学有如下的不同意见。请问:其中何者较为妥当?甲说:「对为数颇为可观的甲骨文加以研究,就可以对商代的社会及文化有相当完整深入的认识。」乙说:「甲骨文都是关于占卜的记载,数量虽然不少,能提供的数据却有限,还要利用其它数据。」丙说:「除甲骨文之外,还需要利用金文,也就是铜器上所刻的文字,这样就可以有完整的了解。」丁说:「除甲骨文、金文等地下资料之外,其它后人所撰述的文献资料也必须参考,不可以忽视。」 A 甲 B 丙 C 乙、丙 D 乙、丁 【85日大 社 】 8、 E 下列何者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内容? A 村落已形成,并开始了农业的生活 B 已知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C 遗址分布很广,以黄河流域最普遍 D 住的房屋以「半地穴」式为多 E 主要的农作物是黍、麦 【84日大 社 】 解析: E 殷商才出现麦作。 9、 考古学家说:「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有: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和江苏北部的北辛─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北地区的新乐文化;浙江北部的河姆渡文化;台湾北部的大坌坑文化。」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最初的情况是 A 这五个地方有农业,有陶器,种植同样的作物,饲养同样的牲畜 B 仰韶、是中心,向东发展至北辛─大汶口,再向南至河姆渡、大坌坑;另一向北发展而成新乐文化 C 不同文化各自发展,呈现多元面貌 D 各文化因地区的不同,文化内容如作物、牲畜等也有不同 E 仰韶、新乐在西,北辛─大汶口、河姆渡及大坌坑在东,反映出上古东西对立的态势 【84日大 社 】 解析:山东史前考古的发展主线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新乐文化主要遗址在辽宁省沈阳附近; A 不同的水候与地理状况会有不同的产物; B 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已是被弃的旧说; E 东西二元对立的说法已被放弃,中国文化的起源现在一般学者大都同意是分区发展。 10、 D 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村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