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发掘出土的骨制吹管乐器算起,中国音乐已经有了8000余年的历史。几千年来,们经过不断的创造、加工、提炼、积累与传承,共同酿就了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文化,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淳朴的风格、反映着人民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中华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数量上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巳收集保存下来的各族民歌就多达30余万首,民间歌舞17636种,还有不计其数的民间器乐曲、说唱曲种、传统戏曲、民间乐器。?
一、民族乐器: 民间乐器,是人类根据自身音乐生活需要而选用自然物资材料,经加工制作后成为可以用来演奏音乐、表达思想情感的民间器具;民间器乐,则是人类在民间音乐生活中用民间乐器演奏出的各种不同情感、不同风格、不同形态特征的民间音乐体裁.。
中国的民间器乐,是指使用中国的传统乐器 包括历史上外域传来中国后被中国化了的乐器 ,演奏具有中国传统特征的民间音乐。
中国的民族乐器通过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归纳由三个角度来了解欣赏中国民族器乐。
根据不同的发声原理与演奏方法可以分四类:
1、吹管乐器:
2、拉弦乐器
3、弹拨乐器
4、打击乐器
二、根据器乐的不同演奏形式分六类:
1、独奏
2、管乐合奏(鼓吹乐)
3、打击乐合奏(锣鼓乐)
4、弦乐合奏(弦索乐)
5、丝竹乐合奏(丝竹乐)
6、吹打乐合奏(吹打乐)
三、分别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
1、二胡
2、笛子
3、琵琶
4、古筝
5、笙
二、民歌与民间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个音乐,都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着。其中,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的中国民间音乐,其主要的产生、传承以及发展的过程,就是在民俗中完成的。民俗活动是民俗音乐的载体。民俗中的音乐则随着风俗的形成、变化、发展。各种吹打乐、说唱、歌舞等等,都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婚、丧、嫁、娶等的仪式习俗之中。在一些民族群众性的喜庆日子里,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火把节、花儿会、歌圩、三月街等活动中,情歌对唱、赛歌以及吹笙奏笛等等,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均与民俗活动提供的谈情说爱、交际场合关系密切。同时,音乐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的风俗习尚,并且亦影响着民俗的变化。
民歌则是反映这样一种现象的音乐体裁与表现形式。各地域,各民族的民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民歌源于生活,人们千百年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劳作,爱情,等等生活。所以不同的生活形式有着不同的民歌音乐风格。其具体可分为如下:
1、号子:
号子是中国民歌产生最早的一种音乐体裁。由于起源于劳动,结合劳动,具有协调劳动,指挥劳动的实际作用,所以叫做劳动号子。号子在民间称谓有很多,如:中国北方常称作“吆号子”,而南方则有“”打哨子“喊号子”“吼号子”等等。
2、山歌:
山歌因为主要是人们在户外山野、田间的演唱,而且歌腔自由,舒展,嘹亮,富有山野气息。是人们在山间田野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民歌体裁。
3、小调
小调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小调的音乐性格曲折,细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练习题.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doc
- 教育教学中国现代文学47135.doc
- 教育教学王力笔记2.docx
- 教育教学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思考题.doc
- 教育教学秉道教育--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docx
- 教育教学中国近代史.docx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doc
- 教育教学秉道教育--黑龙江大学2012中国哲学原著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大纲.docx
- 教育教学中国现代文学史2011春第二套作业.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