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docVIP

当代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doc

当代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摘 要】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嗜阳光,喜酸性土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解放后,人工林有很大发展。东北和西北等地区引进栽培的樟子松,长势良好,而在辽宁省章古台沙地引进栽培的樟子松,已经是绿树成荫,防风固沙效果显著,樟子松树种抗逆性强,栽培范围广,利用价值高,为我国珍贵的用材与绿化兼用树种。本文依据樟子松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从苗木培育、造林方法及幼林抚育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   樟子松亦称海拉尔松,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种。樟子松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既是干旱、瘠薄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培育用材林和园林绿化用树的重要树种。   1.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   樟子松树种自然分布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区,我省的小兴安岭北部山区仅有少量分布。樟子松树干高达通直,干下部树皮较厚,灰、黑褐色,呈不规则块状开裂;上部树皮黄色或淡黄褐色,呈鳞片状脱落。针叶二针一束,坚硬,稍扁,常扭曲。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成熟时淡绿褐色。种子长卵圆形,稍扁,黑褐色,长4.5~5.5毫米。花期5~6月,果实翌年9~10月份成熟。樟子松为阳性树种,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寿命长,在省内各地普遍栽培。樟子松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可供家具、建筑等用材。樟子松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樟子松树种集速生用材、生态防护及城乡绿化树种于一体,尤其是在干旱瘠薄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造林,恢复植被,其优势性是其他树种所无法替代的。为此,熟练掌握并运用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尤为重要。   2.培育壮苗   2.1采种   樟子松球果在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球果成熟后挂在树上达7~8个月之久,采种期较长。采种最好选在春秋两季,因冬季寒冷,枝条较脆易折断致使损伤母树或发生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鳞厚而坚硬,短期不易开裂,可在露天日晒干燥或干燥室进行脱粒。脱粒时,要注意室内温湿度的调解,保持种子的生命力。种子贮藏期间含水量应保持10%左右。   2.2育苗   樟子松树种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对水、热、气条件要求较严。为此,育苗区应选在灌溉便利,土壤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区域。樟子松幼苗立枯病严重,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粘土地上育苗。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结合整地,亩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播种以春播为好,当平均地表50m处温度达10℃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播种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播种方法可用撒播或条播。如土壤松软、化学除草并培育留床苗的可撒播。一级种子,发芽率80%以上,每亩播5~6千克。播后,可用腐朽质土、锯末、松针等,厚为0.5~1.0厘米,覆土后立即镇压,以防止水分蒸发,播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灌水条件好,春季风速小的地区可不覆草,但干旱沙地育苗必须覆草或用遮阳网遮阴,同时设防风障。春播种子一般半月即可出苗。播种后出苗前,可喷洒果尔和拿扑净除草,每平方米有效用药量为0.1~0.2克,喷后6小时内不浇水。播种后至幼苗脱壳前必须做好防鸟工作。出苗后,要注意预防立枯病。樟子松二年出圃,规格:苗高为12~15厘米,地径0.4厘米。   3.植苗造林   3.1严格选地   根据不同的地势、土壤、气候条件,安排营造纯林或针阔混交林。在山地砾石质沙土、沙地、阳坡中上部及其它土层瘠薄的地段上均可栽植樟子松,尤其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最好。但在水湿地、排水不良的粘土地,和林冠下均不能造林。   3.2精细整地   造林前一年秋采用穴状整地,规格直径50厘米,深35厘米。新采伐迹地和新退耕地杂草少,土壤疏松,可随整随造,对种植点的合理配置,要依地形、地貌科学进行。   3.3选取壮苗   要求造林一律用优良苗木,对造林苗木做到“一把”、“六有”,即严把苗木关;做到苗木管理有专人、选苗有荫棚、运输有包装、假植有覆盖、苗木发放有制度、领出退回有帐目。   3.4精细栽植   在土壤条件好,杂草少的地区采用窄缝栽植法,但苗木最好蘸泥浆,以防窝根。若苗木侧根发达,最好用穴植法造林,并严把栽植关。做到三保:保证苗木罐内有泥浆、保证不丢损苗木、保证不漏穴;“五好”:植苗穴要刨好、根系要舒展好、植苗换土要做好、踏实覆土好、穴面平整好;“六不准”:不准大把拿苗、不准窝根、不准歪斜、不准过深过浅、不准栽靠穴壁、不准刨一镐就植苗;“三坚持”:坚持一日三检,即个人自检挂牌、工组内互检、局场抽检;坚持随造林、随检查、随验收;坚持三不验收,即密度不足不验收,不适地适树不验收,合格率不足98%不验收。   3.5适时造林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