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德才之辨与取士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德才之辨与取士应用.doc

中国古代德才之辨与取士应用   在中国古代,统治阶层是极为重视官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故而在文明肇始之初,他们便设计了一整套供官员们践行的官德体系,并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程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应用。由于官德是一个伦理学与行政学的结合体,所以它蕴含着这样两个内容:一是官员的行政能力,二是官员的职业道德,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可以将之简称为“才”与“德”。在这一整套的封建官德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证与考辨,它直接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来中国封建国家官僚机构的取士准则。   一、中国文化中的德才界定   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证,最先要归结到中国古人对德才内容的界定上来。在中国原始文化中德与才的本源是具有同一性的。先来看“德”,“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孔子家语·五帝第二十四》)以此来说,德者,木也,德本源出于木;再看“才”,在中国古文字中,才与木的外形极为相似,又有“才,木质也。在地为木,既伐为才”(《六书正伪》)的对才的解释。正因为德才这种本源上的同一性,所以很多时候中国的古人们便将二者混而用之,“凡官民,才必先论之”(《礼记·王制》)的说法即是。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原始的德才同一慢慢地被分离出来,有了各自的内涵。在关于德才的界定中,应首推左丘明的以“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和“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为内容的“八元八恺”之说(《左传·文公十八年》)。沿着这一理解,司马光从正面为德与才划出了明确的界限:“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资治通鉴·周纪一》)后人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面对德与才作界定:“所谓德者,刚健无私,忠贞自守,非碌碌庸庸,无毁无誉而已。所谓才者,奋发有为,应变无穷,非小慧辩捷,圆熟案牍而已。”(《康熙治国圣训·论择官》)从这些对德才界定的内容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古人看来,德是内化在个人灵魂深处的修养品性,才则是个人外在的处理事务能力,德和才都有值得肯定的内涵。   二、传统义理中的德才论证   在把德与才分离并作了具体的界定之后,中国的古人们开始了对德才孰先孰后关系的论证。在所有的论证中,以司马光的最为经典:“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周纪》)在这里,他不仅将德才的辩证关系论述得淋漓尽致,还将它们与现实中的“人”结合起来,将人按照德才的拥有程度分圣人、君子、小人和愚人,认为在国家的择官原则当中,才能虽然重要,但占主导地位的终究还是德性,如果德性较差,就算你有经天纬地之能,那也不能任用。   其实将人按照德才的拥有程度来进行划分,司马光并非第一人。在唐人那里,已经产生了这种观念:“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长短要术·品目》)只是在唐人的心里,似乎并没有才胜于德的小人,最多就是才德兼亡的愚人罢了。对于司马光的观点,曾国藩持基本赞同的态度,他认为“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他的论证,主要是为了在德先才后的基础上表明德才不可偏重的取士观念,当然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以德胜才。   三、现实环境中的德才考辨   古人对德才关系的论证以及所提出的取士要求,基于理想主义的前提,一旦把它放到现实的环境中来对比,虽然其合理成分占大多数,但与实际相违背的地方也是有的。一个人的才能是很容易在他的处事环节中看出来的,但是有德与否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现实中巧言令色之人并不在少数。所以名实的问题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像谢安这样的高世之才确实没让现实失望,可如王莽之辈、殷浩之流即是,这类人不仅糊弄了世人,连统治阶层也对他们信以为实,结果就如唐玄宗之于李林甫,大好江山变得满目疮痍。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古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的所谓“察人三法”,李悝在此基础上将之发挥为“察人五法”,即“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资治通鉴·周纪》)当然这只是在用人之前的名实考较,用人之后也需要进行核察,“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孟子·告子下》)不得不说,这样的核察方式在以人治为主的古代社会确实有其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