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中方县活水乡龙星村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防治工程设计.doc
湖南省中方县活水乡龙星村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防治工程设计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湖南省中方县活水乡龙星村镇龙星村滑坡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及其稳定性,结合滑坡治理区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工程设计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今后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字]滑坡 地质灾害 基本特征 防治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4-2
1 项目概况
中方县活水乡龙星村滑坡,位于龙星村2、3、4、5、6组后山坡,1998年5月,坡面多处发生滑坡,其中中部长年受坡面水冲刷,大量残坡积松散土体被汇积的雨水携带形成一条侵蚀沟和多处陡坎,造成3户农民房屋受冲击。2008年5月22~24日,山坡再次发生多个小型滑坡,压垮3栋房屋,堆积土层厚至民房二楼平台。近几年来,每逢雨季该滑坡的坡面常发生局部小型滑坡,严重威胁龙星村2、3、4、5、6组520余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滑坡的继续滑动将威胁坡脚近120户520余人及800间房屋的安全和200多亩农田的正常耕种,滑坡防治等级为Ⅱ级。该滑坡自2007年5月施工至今,没有发生变形迹象,取得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2 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2.1滑坡区地貌形态特征
该滑坡呈东西向分布,滑动方向呈北东向,大体呈半圆形,前缘抵达活水乡2、3、4、5组村民,后缘紧靠水田,两侧大体以山脊线或输水沟渠为界,临近水田、旱地。该滑坡的纵长为102m,前缘高程670.31m,后缘高程718.30m,相对高差47.99。根据坡面形态,滑坡可分为四片:左片区(Ⅰ区)、右片区(Ⅱ区)、中前片区(Ⅲ区)和中后片区(Ⅳ区)。左片区(Ⅰ区):纵长47.0m,宽69.0m,厚约2m,面积约3243.0m2,体积约6486m3,主滑方向86°,小型土质滑坡。右片区(Ⅱ区):纵长31.0m,宽76.0m,厚约2m,面积约2356.0 m2,体积4712 m3,主滑方向61°,小型土质滑坡。中前片区(Ⅲ区):纵长53.7m,宽77.5m,厚约1.4m,面积约4161.8 m2,体积约5826.5m3,主滑方向60°,小型土质滑坡。后部片区(Ⅳ区):纵长63.7m,宽32.0m,厚约4m,面积约2038 m2,体积8153.6 m3,主滑方向47°,为小型土质滑坡。
2.2 滑坡体变形特征
左片区(Ⅰ区): 2008年5月22日,坡体中前部位置残坡积土体发生滑动,大约长5m,宽3~4m,滑坡体体积约50 m3。右片区(Ⅱ区): 2008年6月,坡体中部发生滑坡,滑坡体长约12m,上宽3m,下宽约7m,体积约60m3。中前片区(Ⅲ区):受风化和坡面水冲刷,坡面形成多个台阶,坡面水冲刷,大量残坡积松散土体被汇积的雨水携带形成一条侵蚀沟和多处陡坎,台阶一般高1~2m,宽1~2m,后部台阶高约2.5~4m;中部受流水冲刷,形成侵蚀沟,长约20~25m。后部片区(Ⅳ区):2008年6月,滑坡后缘出现裂缝,据当地农民介绍,每年雨季在持续降水后均出现裂缝,裂缝宽约2cm,可见深度4cm,长度最大时长约10m左右。
2.3 滑坡岩土特征
由地质测绘和钻孔揭露,滑体土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砂质粘土和粉质粘土组成。砂质粘土,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砂组成,松散-稍密,稍湿-湿,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局部含砂较多,充填了碎、块石呈黄灰色,层厚为0.6~3.m,由花岗岩残积、坡积形成,该层广泛分布Ⅰ、Ⅱ、Ⅲ区,最大揭露深度3.2m。滑坡体后部(Ⅳ区):粉质粘土,褐黄色,稍湿-湿,可塑-硬塑,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层厚4m左右,上部约40cm含植物根系。该层分布在Ⅳ区,最大揭露深度4.38m。
滑坡滑面为残坡积土层与全风化花岗岩交接面,钻孔与井探中未见明显擦痕、镜面、褶皱等滑带土特征。滑坡的滑床为全风化黑云母花岗岩(γ3),灰白色、灰黑色,紧密,人工掘进困难,该层分布连续,可见铁锰质侵染。本次最大揭露深度为15.6m,未揭穿。
3 滑坡岩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选取
3.1 室内试验值
根据《勘察报告》,滑体土主要由砂质粘土组成,本次勘察取原状土样12组进行天然快剪、饱和快剪和饱和残剪物理力学指标测试。测试成果如下表1。
由上表可知,抗剪强度:天然状态下滑带土φ= 16.26~20.3°, C=5.2~12.0kPa;饱和状态φ= 14.4~18.3°, C=4.6~11.5kPa;饱和残余抗剪强度φ= 9.7~10.4°, C=5.8~6.8kPa。
3.2 反演分析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