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尔沁安代在库伦的发展和传承.doc
科尔沁安代在库伦的发展和传承
安代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驱鬼消灭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有由“博”来主持治病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库伦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已经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候,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庆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头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翻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安代无论人名、病名它,主要流行在内蒙古的哲盟库伦旗、另外辽宁阜新、黑龙江郭尔罗斯等地(县)也有点,距今有近300百年的历史可寻。安代舞早期为萨满教(巫术)为驱赶病魔、乞愿民众康复而跳的集体舞。此种舞蹈一般采用“慢—中—快”的节奏律动,并且在齐唱、领唱或两者交替的短调歌曲中展开。在研究安代的名称及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的资料都是来自于库伦的民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最后把库伦被称之为“安代之乡”的。
1安代在库伦的发展历程
正在明末清初,安代形象了雏形,解放前的安代就已经在库伦地区盛行了,多数是为劝慰精神病人而举办的。据库伦旗几位颇有名气的“安代”艺人哈达,迷图等人讲,解放前他们每人都参加过十几次唱安代,而且都是被请去当重要的歌手的角色。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对每一个患者都是有效的,我想这也和在解放前人们也是因为思想上的保守和对封建迷信所导致当时的结果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还有就是安代的消极唱词所致。就在后来被誉为“蒙古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异葩,却在解放前被摧残得花枯叶零,在1947年土地改革是,安代舞在这时间被视为“封建迷信”禁止了。
全国解放后,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安代舞也获得了新生,文艺工者开始多次深入库伦,对“安代”这个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进行可广泛深入的搜索,整理和研究工作,对“安代”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搜索到的过程中,发现在最原始的史料记载不全,但是由库伦旗文化局的德吉德,其格其,巴特尔三同志,整理了关于安代舞六种主要的传说,后来有关的专家对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他们搜集,整理有关“安代”诸多传说中的13种传说记录下来,安代是人名,安代是病名,安代是治病方法,许多的研究者从语言,民俗,民族,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也有了6种不同的说法。
白翠英在一篇《新安代的发展历程》中写到“我们将1956年前科尔沁蒙古博主持仪式,歌手带领众人演唱的民间安代划为传统安代,将1956年后由专业或业余文艺工作者以传统安代为素材创演的舞台和广场的安代称之为新安代。”从这里可以看出安代的新与传统主要还是它的表演形式上的改变还有它的内在意义。
安代舞在1957年1月第一次登上文艺舞台演出,但是这次演出失败了,被领导批为带有“封建色彩”,后来经过文艺者对民间安代进一步的发掘,整理,为安代从新编写了热情歌颂新生事物的全新的唱词,加入了新的步伐,在1958年9月份搬上全区文艺舞台,最后慢慢地受到自治区文化领导的关注,安代舞以全新的面貌变得越来越完善,后来几乎每年都有安代舞的表演,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乃至上千万人的表演,安代舞的表演阵容是越来越庞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内蒙古的几代艺术家根据党的新时代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估计为禁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唱起进行挖掘,整理,修改,提炼和加工,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解努力,传统安代舞踏上了积极,健康发展的轨道,它的群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1980年,库伦乌兰牧骑将安代传说编成舞剧《安代之歌》上演,1984年,内蒙古电视台到库伦拍摄长达6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安代详情》,1985年,库伦乌兰牧旗以传统安代故事,曲调和舞蹈创编歌曲剧《安代传奇》上演,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科尔沁蒙古剧”,成为一个新剧种,1989年,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一行三人到库伦旗养畜牧拍摄“大安代”;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库伦旗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1998年,库伦举办了首届“安代艺术节”,举行了万人安代舞表演,我也参加这次的演出,虽然我是花圈队的,但是那个庞大的场面,让我一生难忘;2005年,该旗又举办了第二届安代艺术节,规模之大,参与人数又增多,是以往安代节举办最为隆重最大的一场,中央电视台“我从草原来”摄制组前来拍摄;2009年9月举办了“中国?库伦首届安代艺术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