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 第六课 君子之风.docVIP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 第六课 君子之风.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 第六课 君子之风

《孟子·离娄》篇曾提出“禹、稷、颜回同道”的观点,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在孔子称为“贤”的两种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道自足的强大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 所谓“孔颜乐处”,就是指立德。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是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做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君子贤人精神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也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承受这两种欲望的激烈冲突,他们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因此,安贫乐道是激烈的内心冲突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力量强大的表现。它是“安于贫”,而不是“乐于贫”;之所以“安贫”,是为了“乐道”。所以程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jù)累其心而改其乐也。” 为什么付出“安贫”这样大的代价来“乐道”呢?一是所为和所得不相应,无功受禄,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因而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会令人心怀不安;二是精神的快乐是最高的快乐,它不是物质享受的快乐所能相比的,它值得人们忍受物质生活的贫穷来换取。 扬雄《法言·学行》篇中说,有人认为“穿朱红色衣服(即大官),怀里揣着黄金,那种快乐妙不可言”;但也有人说,“穿朱红色衣服,怀里揣着黄金的快乐,远不如颜回那样的快乐”。孔颜乐处,只有不以一己的物质舒适为心灵满足的人才愿意,才能够享受! 1.字音字形 (1)一箪食(dān)   (2)弘毅(hón) (3)鞟(kuò) (4)曲肱而枕之(ōnɡ) (5)棘子成(jí) 2.重要词语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执守;游,广泛涉猎 (2)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懂得,明白 (4)既得之,患失之:担心,忧虑 (5)人不堪其忧:经得起,忍受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好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心胸开阔;毅,意志坚定 (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9)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解说 3.通假字 (1)孙以出之:通“逊”,谦逊 (2)知者不惑:通“智”,聪明 4.虚词用法 (1)以 (2)为 (3)与 5.词类活用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动用法,以……为可耻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名词用作动词,吃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 6.特殊句式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介词结构后置 (2)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乎”,反问句 (4)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何以……为”,反问句 7.成语积累 (1)杀身成仁:牺牲生命,成全仁道。后指为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2)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得到时,又担心失去。形容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4)箪食瓢饮:指清贫的生活。 (5)富贵浮云:把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后来也指功名利禄变幻无常。 (6)发愤忘食:为了努力学习和工作,忘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 (7)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8)任重道远:负担重,路途远。比喻肩负重大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的斗争。 (9)死而后已:死后方才停息。比喻贡献一切力量。 8.名句积累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语段赏析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赏析 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游习六艺。” 孔子提出一个人心中要有理想,有操守,关爱人,广泛学习,这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目的。孔子培养学生,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之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对今天我们培养“四有”新人很有借鉴意义。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赏析 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以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