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一课《放大镜》 1.1~3√×√ 2.1.C 2.C A 3.略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鳞片 扁平 2、汁液 草铃虫 2.1.C 2.B 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 名称:蜗牛 观察到的现象:蜗牛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1.(1)×(2)√(3)√(4)√ 2.实验探究 选择的物质:面包 实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观察面包 实验方法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观察面包 实验现象:实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 实验记录及分析:实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状改变,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霉菌。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1)C(2)B(3)B(4)B(5)B 2.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一片落叶、一片绿叶、干燥的定性滤纸、研钵、漏斗、试管 实验方法:(1)取一片落叶和一片绿叶,分别放入不同的研钵中进行研磨; (2)研磨后,分别将研磨液经过漏斗过滤后盛于试管中;(3)取2个干燥的定性滤纸,分别放入2个试管中,观察滤纸上的色素颜色。 实验现象:绿叶中的滤纸呈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分别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落叶中的滤纸呈现两条色素带,从上到下分别是橙黄色和黄色、 分析和结论:绿叶中有4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而落叶中只有2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所以落叶和绿叶中的成分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1)蓝紫色 化学(2)化学 甜味 2.实验探究 我的猜测:马铃薯种含有大量淀粉 实验方法:(1)把马铃薯切开,取一小切片;(2)往切片上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滴碘酒的马铃薯颜色变成蓝紫色 结论及解释: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而马铃薯加碘酒也变成蓝紫色,说明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淀粉类食物的特点是:会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 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1)C(2)A 2.实验探究 研究的问题:铁丝与稀盐酸混合会产生新物质吗? 观察记录:混合前铁丝为白色,稀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 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变黑,产生少量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结论及解释:铁丝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气体,还使溶液颜色发生了改变 第五课《铁生锈了》 1.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2.实验探究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 实验方法:取3根铁钉,第一根放于空气中,第2根完全浸入水中,第3根一半浸入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第1根铁钉有点儿生锈;第2根铁钉生更多的锈;第3根铁钉上生的锈最多 实验结果: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 第六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1)B(2)C(3)B 2. 答:节日的焰火是化学变化,因为它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霓虹灯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只是里面的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第七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1)D(2)B 2. 调查研究 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1、喷漆;2、涂油;3、电镀和烤蓝;4、制成不锈钢;5、抹沥青 防锈效果排序:4、3、5、1、2 我们的发现:防止生锈的方法是隔绝水和空气 第八课《物质变化和我们》 1.(1)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了新物质 改变颜色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2)化学 化学 化学 2.(1)√(2)×(3)√ 3.物理变化:①、② 、⑥、⑧ 化学变化:③、④、⑤、⑦ 第三单元 《宇宙》 (铁山中心小学 郭小莲)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1.(1)、B (2)、B 2. 摘录的重要资料: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正在进行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

文档评论(0)

dri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