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重点: (1)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答案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重点发展重工业,也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特点都是比较出来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轻工业相比较,重工业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而材料中的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也都属于重工业。企业规模和品种的扩大,(大企业时代经营的多元化)。 第(3)题,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答案为: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调整”和“原因”大多数考生会先答“调整”,后答“原因”。把“调整”和“原因”相对应的答案,不符合考生的实际,问项中也没有提示,如果将问项改为“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分别说明其历史背景”学生才会按命题人的思路作答。另外,除答案外,还应有第三条:③重视科技发明和新产品的研发。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7.(17分)数据整理是历史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 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0% 是一场灾祸 16% 其他 14% (1)材料一体现出俄罗斯人的什么态度?(2分)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相关史实,指出俄国人所持态度的历史依据。(6分) 答案:(1)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整体看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2分) 肯定依据: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 否定依据:斯大林体制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社会矛盾激化;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6分,答出三点即可,以肯定的因素为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二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 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1949 16‰ 20‰ 1958 17.24‰ 11.98‰ 1960 负增长 25.43‰ 根据材料二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9分) 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3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 变化:1958—1960年,自然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 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出现,使经济遭到破坏;自然灾害的影响。(2分) 谢谢 * * * * * * * * * * * * * 以必修2第二、三单元为例看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两个单元围绕着经济体制着手,通过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罗斯福新政两种模式的运行,以及中国建国后经济体制的演变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历史借鉴。首先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例,看课时知识的联系与整合。以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为出发点,建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改革的联系,从中把握其纵向发展的线索,也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 * * * * * * * * * (十一)背景、原因类答题公式 (十二)评价、评述类答题公式 (十三)启示、认识、看法类答题公式 材料、问项、知识的关系 简化问项:把试题的问项转化为已 有的知识 读懂材料: 领会题意: 知识的合理转化 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政治上: 1.1954宪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文医疗与医患沟通告知技术及患者信息和情感管理(一天)解析.ppt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解析.ppt
- 人物传记题型解析.ppt
- 人物简笔画解析.ppt
- 人物素材_梭罗解析.ppt
- 神华八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介绍-yqq解析.ppt
- 山东半岛区域物流分析四组解析.ppt
- 人物速写_最好的入门教程解析.ppt
- 山东步长制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反馈意见解析.doc
- 人物探究题解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