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原始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起源 细胞 演化 地球形成到原始细胞的形成的阶段: 一、由无机小分子演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二、由有机小分子物质演变为生物大分子物质 三、由生物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细胞 *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 第三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1.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2.细胞是生物体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全能性 * 二、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大小:直径10~100?m 最小:直径0.1 ?m(支原体) 最大:1200 ?m(鸵鸟卵) * 2. 细胞的数目 一个机体发育各个阶段细胞数 发育阶段 细 胞 数 重 量 合 子 1个受精卵细胞 1×10-7g 新生儿 2 × 1012个细胞 3~4 kg 成 人 6 × 1014个细胞 50kg 1g动物肝组织重量:2.5—3亿个细胞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称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 三、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关系 细胞的形状具有多样性,但每种细胞的性状一般是固定的,细胞的形状与其执行的功能有关。 血细胞:球形或近似球形 肌细胞:梭形 上皮细胞:扁平鳞状 * 第四节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一、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结构简单,种类极少,没有完整核膜结构和内膜系统。如支原体、蓝藻、 细菌等。 支原体是最小生物。 * * 第2章 细胞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及其分子基础 大量元素:C H O N(96%) S、P、Cl、Na K、Ca、Mg、Fe 99.9% 微量元素:Cu、Zn、Mn、Co等 * 细胞中分子组成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类型有: 1.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糖、脂质、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 结构复杂,分子量大,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 一、细胞的小分子物质 (一)无机化合物 1. 水( 75%):良好的溶剂 存在形式:游离水(95%)和 结合水(5%) 水含量与年龄有关:年龄↓水含量↑ 年龄↑水含量↓ 2. 无机盐(1%):细胞内的渗透压和PH值 无机盐在体液中一般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如K+ 、 Na+ 、Mg 2+ 等阳离子 Cl -、HCO3- 等阴离子 * (二)有机化合物 1.单糖(monose 结构式: CH2O n——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C6H12O6 2.脂肪酸 fatty acid 构成细胞膜成分 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区域: 羧酸集团:亲水(极性),化合产生酯和胺 碳氢链:疏水(非极性),无化学活性 * C COO- NH+ R H 两性化合物 C COO NH R H 氨基酸通式 碱性的氨基 酸性的羧基 侧链 两性电解质 3.氨基酸(amino acid) * 肽键形成: 一个氨基酸?-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氨基脱去一水分子形成酰胺键(-CO-NH-)。 肽键 侧链(R1R2R3……Rn 主链 氨基端 羧基端 肽键 * 4.核苷酸 nucleotide 基本单位:核苷酸(nucleotide) 成分:戊糖、磷酸、碱基 核 糖 核 酸 (RNA) 类型:脱氧核糖核酸(DNA ) * 核酸 单核苷酸 戊糖 磷酸 碱基 核糖 脱氧核糖 嘧啶 嘌呤 化 学 组 成 T:胸腺嘧啶 C:胞嘧啶 U:尿嘧啶 A:腺嘌呤 G:鸟嘌呤 * 胞嘧啶 胸腺嘧啶 尿嘧啶 碱基分子结构 嘧啶 嘌呤 腺嘌呤 鸟嘌呤 (T) (C) A G (U) * 核 糖 脱氧核糖 磷酸分子结构式 戊糖分子结构式 * 糖苷键 核 苷 酯 键 单 核 苷 酸 3’,5’磷酸二酯键 5′ 3′ T T 核 苷 酸形成 A * 核苷酸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 DNA两条链: 5′ →3′编码链 (基因序列) 3′→5′反编码链 (是编码链的互补链, 具有转录功能,又称转录链) DNA双链形成 * 1953年 James Watson 和 Francis Crick提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DNA 二、细胞的大分子物质 (一)核酸 *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多核苷酸骨架,位于链的外侧,碱基在链的内侧。 ③两条多核苷酸链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结合,碱基配对原则: A T,G≡C ④每对硷基位于同一平面,垂直于双螺旋主轴,相邻碱基对旋转36°,间距0.34nm,一个螺旋含10bp,旋转360°,间距为3.4nm,双螺旋直径为2nm。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以反方平行绕一条中“主轴”向右盘绕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分子。 即两条链方向: 3′→5′,5′→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 3.4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危险化学品综述.ppt
- 第2章无菌术综述.ppt
- 辨病、辨证、辨位在膝骨性关节炎诊疗过程中的意义技术方案.ppt
-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技术方案.doc
- 辨肝病证候_南昌脂肪肝治疗医院技术方案.ppt
- 辨肝病证候技术方案.ppt
- 辨少阳病脉诊并治技术方案.doc
- 辨胃肠病证候技术方案.ppt
- 辨析病句完全手册技术方案.ppt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技术方案.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