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筹学全校通识论文
煤炭企业生产调度与销售方案设计
摘要
目前由于煤炭的生产量与储量都是有限的,而煤炭是使用量很多的燃料,其生产要求又很高,所以企业要制定合理优化的生产销售方案来满足要求并获得较大利润。
针对要求解的问题,根据要求为通过对只有一个入料口和一个放料口的理想筒仓建立数学模型,表征该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进而从宏观角度考虑和微观角度两方面考虑,分别依据“简仓主流流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仓内产品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舱内物品堆积高度,判断舱内物体流动形式;建立离散模型,通过侧压力的计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体现力与位移的关系,得出产品的具体分布,若结合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 PFC),还能进行仿真实验。从两个角度分析,是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确定简仓在同时入放料时简仓内原料的分布与堆积情况。
最后对使用的模型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线性规划 宏微观分析 离散单元法 合理最优方案
一、问题重述
某煤炭企业近几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种利润很高的产品,其质量要求为:灰分10.01%-10.50%,挥发分35%,硫分0.8%。
该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如图1所示。
该图流程说明如下:
(A)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储到甲、乙两个筒仓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混装,使之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其中甲仓的存储能力为11000吨,乙仓的存储能力为13000吨。(注:这里的存储能力表示筒仓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存储的最大量,一般小于筒仓的容积)
(B)显然A、B、C这三种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都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进行仓下混配,通常是由甲、乙两个筒仓同时放料完成配煤,使之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
(C)产品采用铁路外运,每列火车大约2000-3000吨,装车时间2-3个小时。
现企业高层不打算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并规定了两个原则:
原则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用户要求;
原则二、为维护原料商长期合作积极性,规定A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40万吨,B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20万吨,C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60万吨。
利用这些资料和你自己可获得的其他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筒仓的入料口在筒仓顶部,放料口在筒仓底部,放料口下方为皮带运输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两种以上的产品先后装到同一个筒仓中,试对只有一个入料口和一个放料口的理想筒仓建立数学模型,表征该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
二、模型假设与符号系统
2.1问题假设
1 当入料速度一定时,根据资料仓筒内的量只考虑仓内煤量对放料速度的影响。
2 假设煤料任意截面上垂直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3 假设任意截面上垂直压力与水平压力之比为一任意常数(侧压力系数)。
4 假设煤粒是理想颗粒,不考虑其黏性。
5 假设煤粒相差不大,形状,大小均匀。
2.2符号系统
符号 含义 M 简仓内的煤量 H 简仓的高度 u 入料速度 w 出料速度 ρ 粉体密度 λ 粉粒特性 出料口径内径 1/2H时的原料量
在加入另一种原料时筒仓内已有原料量
N 入料种类数量 一次连续生产中第i种原料生产的产品放入同一筒仓的时间 高度达到H/2时所需的时间 α 出料口倾斜角度 v 停车后出料口平均速度 γ 散体重力密度 K 主动侧压力系数 φ 贮料内摩擦角 z 筒仓装料高度 β 贮料顶部锥体的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G 重力 Ff 摩擦力 Fn 支持力 P 简仓侧压力 θ 接触面下凸程度 T 周期长度
三、问题一
3.1问题分析及方法选择
所求问题的要求为通过对只有一个入料口和一个放料口的理想筒仓建立数学模型,表征该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从宏观角度考虑,为了分析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根据“筒仓主料流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比较舱内物品堆积高度,判断舱内物体流动形式。从该角度可以分析出产品的大致分布。从微观角度考虑,可以将筒仓内的煤产品看成离散元单元,建立离散模型。通过侧压力的分析计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体现力与位移的关系,从该角度可以得出产品的具体分布,若结合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 PFC),还能进行仿真实验。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确定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讲分别采用两种角度进行比对分析。
3.2宏观角度下理想筒仓在同时放入料时内部产品分布模型
很多学者已经证实:当贮料流动时会产生不同的流动形态,而流动形态的不同对仓壁侧压力的大小的影响也不同。贮料的流动形态,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属于整体流动,即卸料时整个贮料随之而动;另一种属于管状流动或称为漏斗状流动,即卸料时贮料从其内部形成的流动腔中流动,如图3.2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车站堵漏及修补理细则.doc
- 车身修复(钣金技术方案.doc
- 车身钣金冲压工性优化.doc
- 车辆工程专业毕论文_.doc
- 车驾通教你,驾学不到的驾驶技巧!.docx
- 转2010执业师资格考试国家题库——中医内科学.doc
- 转为简体的台湾通中英文词汇对照.doc
- 转型离子交换树处理低浓度氨氮实验总结.doc
- 车队长岗位责任确定版.doc
- 转基因小鼠大脑tau疾病的传播与蔓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