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患者刘,男,48岁,工人。患者形瘦体弱,大便时干结。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微恶风寒五天。昨日始头晕心烦,口渴咽干,足心发热,下午体温38.6℃,自服“感冒通”4片未见好转而就诊。就诊时体温38.2℃,舌质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请分析诊断、辨证、治则及代表方。 病案分析 杨某,男,20岁,工人。经常发作性喉间哮鸣气急6年,入夏即发。最近哮喘又作,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如锯,不能平卧,痰黄粘稠,咳吐不利,口渴喜冷饮,胸闷、心悸,疲乏无力,舌红,两侧糜烂,舌苔薄白,脉象细数。 病例分析 储某,男,60岁。2008年12月23日初诊。 患者素有喘疾,每到冬季加重。近来天气寒冷,从昨日开始出现喘息咳逆,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滑,脉浮紧 。 病例分析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喘息咳逆,呼吸急促为主症,诊断为喘证。患者喘息咳逆,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滑,脉浮紧 ,辨证为实喘--风寒壅肺证。其病因病机为: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病例分析 方 剂: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12g、紫苏12g、半夏10g、橘红12g、 杏仁12g、苏子10g、紫菀12g、白前12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患者王某,男,30岁。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诊断:哮喘 证型:寒哮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肖某,男,67岁。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诊断:肺胀 证型:外寒内饮 治法: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方药:小青龙汤。 · 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半夏、甘草祛痰降逆;佐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若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表寒不著者,可用射干麻黄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 刘××,女性,52岁,于1999年9月13日来诊。主诉咳嗽一个月。患者一个月前因外感出现咳嗽,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曾先后用抗生素、镇咳剂及口服激素治疗,效不显,咳嗽反而加重,来诊时见:咳嗽,咽痒则咳,连声作呛,咳甚则面红、憋气,两胁胀痛,痰少,痰色白质粘不易咯出,伴咽痛、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小数。请写出诊断、辨证分析、立法、方药。 中医诊断:咳嗽 温燥伤肺,肺失宣肃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析:患者以咳嗽为主诉,故诊断为咳嗽。首先应区别外感与内伤。外感 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病程长,可 伴见它脏形证。此患者发病有卫表症状,急性起病,故属外感咳嗽。初起时属外感 风热之邪,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而致咳嗽,因未能及时使邪外达,风热之邪化 燥,燥邪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咽痒则咳,连声作呛;燥热之邪灼津则咽干,痰粘 不易咯出。肺主气,肝调气,共司气机升降,二者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亦相互影、 响,肺失宣肃,肝失调达,因而咳甚则憋气、面红、两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 脉小数为燥热之征。 综观舌脉症,证属温燥伤肺,肺失宣肃,病情属实,病位在肺、 在肝。 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合止嗽散加减。 桑叶(皮)各10g,桃(杏)仁各10g,南沙参10g,大贝母10g, 焦山栀10g,淡豆豉10g,百部12g,荆芥10g,白前10g,桔梗10g, 黛蛤散12g(包),生石膏30g(先下),钩藤15g,连翘10g,炙杷叶10g。 赵某,男,65岁,咳喘反复发作15年,加重伴下肢浮 肿5天。患者慢性咳喘病史15年,秋冬受寒后易发,平时 常服消炎药及氨茶碱控制症状。5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 5天前因受寒后咳喘加剧,胸闷如塞,咯痰色白量多质 稀,易咯出,下肢浮肿,心悸,脘腹胀满,尿少,畏寒 肢冷,面唇青紫,苔水滑,舌淡胖,质暗,脉沉细。胸 片印象: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并两下肺感染,肺气肿,肺 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顺钟向转位。 要求写出50字以上辨证分析及中医诊断、治法、方药、 调护措施等。 诊断:肺胀(脾肾阳虚,水饮上泛)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患者张某某,男,46岁。患者因发热、咳嗽、胸痛二周而入院。患者于两周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恶寒发热,咽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服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病历书写规范技术方案.doc
- 病历书写规范正式版2016技术方案.ppt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理解实施问题技术方案.ppt
- 病历书写技术方案.ppt
- 病历以及电子病历技术方案.ppt
- 科学基础综述.doc
- 病例+影像,分分钟看懂眩晕与颈椎病!技术方案.doc
- 科学与电气工程论文综述.doc
- 病例读片-胸片技术方案.ppt
- 科学与工程方法论—5设计与制备的统一性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