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例讨论2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某,男,19岁。患者于1周前出现心烦多梦,口渴,口角溃疡糜烂,便秘,小便时感灼痛,色赤。舌尖红赤,脉数。请写出脏腑辨证结果并作简要证候分析。 心火亢盛。心火亢盛则心烦多梦、口渴、口角糜烂、脉数。热则伤津,便秘。舌尖主心,舌尖红则心火盛。心火移热于小肠则小便赤痛。 患者男,15岁,学生。患者自幼偏食,经常性的饮食不调,两年来长感头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四肢倦怠,多梦夜寐不安。近一周复习应考而头晕加重,遂来就诊。查体:T37,P70,R21,BP90(60)。神志清,精神可,形体偏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触痛,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西医检查:轻微缺铁性贫血,其余正常。 答案 诊断:眩晕 证型: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20克 白术20克 茯苓15克 当归12克 川芎15克 枣仁12克 木香6克 合欢花12克 骨碎补20克 熟地20克 山楂12克 甘草5克 分析:神疲乏力、气短,四肢倦怠-气虚 头晕,心慌、形体偏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血虚, 多梦夜寐不安-心失所养(心主神志) 卢某某,男,48岁,职员,2003.1.28入院,有饮酒,吸烟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年,服用珍菊降压片1#,每日两次( Bid),自诉血压控制良好。下午回家突感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痛眩晕,口苦咽干,恶心,休息后无好转。第二天感左侧肢体无力加重,且出现言语不清,来我院就诊。整个发病过程神清,无呕吐、四肢抽搐、两便失禁。 查体:T:37.0C,P:98次/分,R:20次/分,BP:160.0/80.0mmHg.神志清,面红耳赤,两肺呼吸音稍粗,HR9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构音障碍,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颈软,左侧肢体肌张力减低,左侧腱反射+,右侧腱反射++,左上肢肌力0-1度,左侧髂腰肌肌力4度,股四头肌肌力3度,胫前肌,腓肠肌肌力2度,左侧划跖无反应,全身皮肤针刺觉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右基底节高密度灶。 答案 诊断:中风  证型: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治则:平肝潜阳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后下)15g 生石决明(先)30g  夏枯草30g 黄芩10g 牛膝15g 山栀10g 菊花10g水煎服 分析:年近半百,失于调养,损及肝肾之阴,阴虚无以制阳,肝阳上亢,迫血妄行,上扰清窍,下阻筋脉,故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其舌红,苔黄腻,脉数滑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之象,病位元神,与肝肾有关,属本虚标实。 王某某,男,68岁,退休,2003.1.28入院,有饮酒,吸烟史30年。患者近一周来家务繁忙,少寐多梦,二天前晨起突感眩晕耳鸣,头胀且痛,口苦咽干,自测血压150/100mmHg,服心痛定一粒,休息后无好转。第二天感头晕加重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恶心欲呕,来我院就诊。当时血压160/100mmHg,整个发病过程神清,无四肢抽搐、两便失禁。 查体:T:37.0C,P:88次/分,R:20次/分,BP:160.0/100.0mmHg.神志清,面红耳赤,两肺呼吸音清,HR7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红,苔黄,脉弦。未见其他阳性体征。患者近两年来时来时有眩晕,多于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作,自服心痛定能缓解。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7mmol/L.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诊断:眩晕 证型: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后下)15g 生石决明(先)30g 夏枯草30g 黄芩10g 怀牛膝15g 山栀10g 菊花10g水煎服 分析:年过半百,家务劳累,失于调养,损及肝肾之阴,阴虚无以制阳,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故见头晕耳鸣,阻抑清阳故见头胀且痛,阴液耗损故见口苦咽干,横逆犯胃恶心欲呕,面红目赤。其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阳上亢之象,病位元神,与肝肾有关,属本虚标实。 患者刘某,女,50岁,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舌淡红,脉细弱。 诊断:心悸 证型: 心脾两虚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丁某,男,75岁。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诊断:胸痹 证型:痰浊闭阻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 方以栝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加厚朴、枳实,辛苦温行气滞而破痰结;加桂枝温阳化气通脉,配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饮;用干姜、细辛温阳化饮,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共奏通阳化饮,泄浊化痰,散结止痛功效。 病例分析 周某,女44岁,2002年1月5日就诊。患者心悸胸闷反复发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