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类 .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类

落實學生本位的高三歷史專題課程─以「儒家思想與近世社會」為例 中山女高 姚瀞惟 摘要 教改推動以來,教學活動的創新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標,如何適切且有效地詮釋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從課本出發,將學習加深加廣,並培養自我學習與思考的能力,實為高中歷史教育的當務之急。九五暫行綱要中,揭櫫四大核心能力─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史料證據為歷史教學的目標,更促使筆者審慎思考調整教學方式的可行性。筆者與另兩位任教高三歷史專題的老師組成夥伴團體,共同設計出以學生為學習本位的創新課程。本課程的特色: 落實共同備課,集思廣益,打破教師本位主義,透過廣泛交流,掃除盲點,以呈現專題的縱深度。 活用各種媒體素材,使教材活潑化,並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引起學習興趣,深化學習成效。 引導學生閱讀資料、提問、思考、討論議題與發表意見,加強師生互動,落實「從作中學」的理想,培養四大核心能力。 通過聯合命題,確立測驗目標與題型,務求切合核心能力的要求,減少教學與測驗間的落差,以呈現真實的學習成果。 分享課程只是開始,希望能有更多教師投入課程研發的工作,提升歷史教學的品質。 關鍵字 學生本位 核心能力 夥伴教師 前言 緣起 普通高中九五年暫行課綱中,高三歷史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新內容─專題。上下學期各有四個專題。雖是新課程,但有過去文化史的影子;雖是舊課程,但內容並非高中老師所熟悉或容易理解的。高中老師對於這個新課程的憂心,從歷史學科中心於高三課程開始之前,在全台北中南三區舉辦多場研習會時,老師們熱烈的參與可見一般。新課程的問題如:專題內容並非老師們所熟悉,不但尋找相關資料不易,還需要許多備課時間;核心能力的培養,必須突破傳統講述法的授課方式,且需要較多時間涵養,不易落實與達成;高三學生直接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非常需要複習高一二的教材,在有限的授課時間中,如何兼顧是一個困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老師而言也是挑戰。不難想像,在這諸多困難當中,老師們可能以不變應萬變,無法對授課內容或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甚至可能專心為學生複習,而忽略歷史專題的經營。 有鑒於歷史專題對文化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再加上強烈的合作意願,筆者與兩位夥伴決定將嚮往已久的共同備課加以落實,廣泛收集資料,討論教學內容與方式,最後共同命題,希望能發展出一套老師好操作、學生感興趣、並能真正培養核心能力的教學方法。 高三歷史專題內容─以上冊為例 章節名稱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一章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儒家思想與近世社會 帝制下的儒學:科舉、教育與孔廟 從禮教法律到「以禮化俗」 第二章 道教與民間信仰 道教發展與大眾文化 道教與養生文化 神仙信仰與社會生活 第三章 醫療與社會文化 針灸與本草 宗教與醫療 當中醫遇到西醫 第四章 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茶與市民社會 戲劇、通俗文學與大眾生活 以上冊四個主題而論,儒家、中醫、道教與社會生活,實是國人文化生活底蘊的展現與探索,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各種儒家思想與道教養生觀念的影響;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一些與中醫及民間信仰接觸的經驗;茶更是國人不可少的飲品,飲茶之餘,大家也都接觸各種表演或娛樂事業。換言之,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根植於歷史的,從歷史的眼光檢視之,則幾乎每一種生活習慣都有其淵源與意涵。專題要表達的,無非是「為生活尋根」,這些看來艱深枯燥的東西,都以通俗易懂的面目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甚至早就習以為常,而不知其背景。當了解了專題的精神後,設計課程似乎不再艱難了。 核心能力 依據課程綱要的規定,高中歷史科的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四大核心能力為目的,分別為: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史料證據。 貳、教學活動 一、共同備課 「落實學生本位」的教學為本課程之目標,共同備課活動就成為課程設計的重要部份。 共同備課開始於各版本的比較。一綱多本以來,課文內容往往各自表述,歷史專題更是如此,甚至南轅北轍,差異甚大。故先鉅細靡遺地將各版本內容羅列比較,透過夥伴教師間的互相討論,歸納出重要概念,做為教學活動設計之基礎。確立基礎概念後,教師們可依據自己的興趣與習慣分別進行備課工作,不論是教學資料的收集、授課講義的編寫或是教學活動的設計,彼此關係密切,相輔相成,可以同時進行。惟仍應隨時與夥伴教師保持聯繫,交換彼此的資訊與心得。所以,雖是共同備課,但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授課方式,並不完全相同,教師們依舊保持自己的教學風格,並在廣泛的交流中,集思廣益,打破教師本位主義,掃除盲點,以呈現專題的縱深度。 課堂教學成果的評量,可以有許多方式,教師們可自行設計。學校的段考仍以紙筆測驗型式為主,故採用共同命題的方式因應。夥伴教師們依事先協調的範圍命題,共同討論與修題,檢驗命題技巧是否對應核心能力的要求,俾使題意清晰,測驗目標明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