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件得体的外衣,注一段饱满的情怀.docVIP

寻一件得体的外衣,注一段饱满的情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一件得体的外衣,注一段饱满的情怀.doc

寻一件得体的外衣,注一段饱满的情怀   方案解说   借事抒情散文是散文大家庭里最普遍的一种样式。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了,纯粹抒情的散文其实是很少的,因为“情”为“灵”,“事”为“肉”,“灵”须依“肉”才能动人。因此,“事”是“情”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借事抒情散文还有多种样式,例如一事贯穿、多事并列(递进/辐辏)、一树繁花等等,本次重点探讨基本样式:一事贯穿。   ◆一事贯穿式借事抒情散文与一般记叙文有何区别?   一事贯穿式借事抒情散文最易与一般记叙文混淆。一般记叙文的基本样式也是一事贯穿,但是这二者的方向不同。一事贯穿式记叙文重在人物塑造或者情节设置,追求事件性(波澜性)和人物鲜活性,重在通过事件含蓄表达主题;一事贯穿式散文重在情感抒发和联想,追求情感传递的浓郁性,重在以情动人,主题常常外显。   那么,我们如何来写好一篇合乎标准的一事贯穿式借事抒情散文呢?以事件为外在线索,我们可以将构思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确立事件与简要流程――确立联想素材与安放位置――确立情感表达层次与方向。   (1)事件流程。寻找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确定事件的首尾。事件在写作中主要作用是寄托情感,不需要波澜(淡化波澜),不需要完整(淡化情节)。   (2)素材支撑。在事件过程中进行联想,寻找若干相关素材来类比、对比这个核心事件(或其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成为抒情血肉的若干根肋骨。   (3)情感濡染。从事件中选择情感,注意情感的层次和方向,结合相关素材进行情感铺染。注意情感的理想化趋向。   方案导图   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下面我们将以图表的方式展示一事贯穿式借事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案。   本方案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三处:   (1)得体事件是框架。一事贯穿式借事抒情散文写作基点在“事”有可“借”之价值。其一,事件不可太大。事件太大,叙述起来吃力,想追求完整又难以完整,常常会“掉”进叙述的流程里而忽略抒情和相关素材的支撑,等到想稍停,一看500字下来了,故事还不到一半,悔之晚矣。其二,事件不可太繁。事件曲折,来龙去脉一交代,400字过去了,才开了一个头,作者被故事牵着鼻子走,900字到了,还差个结尾,一切皆完。“得体”关键在“得”抒情之“体”,叙述为着抒情服务,谁是“主”谁是“从”务必搞清楚。   (2)相关素材是砖瓦。散文之“散”主要“散”在素材上,素材也是知识,散文对知识性是有要求的。素材要广博,古今中外,以文化、思想领域为主;素材要贴切,与中心事件要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不是一时拍脑袋就来的事儿,需要日常做个爱读书、关心时事的有心人,可能还要有个小本本,及时提炼归纳背诵一些,方可用时千军万马笔底来。   (3)情感表达是血肉。如同盖大楼一般,事件是框架,素材是砖瓦,情感表达是借事抒情散文的水泥砂浆。没有情感的濡染,这个大楼不成其为大楼。方案范本   忧与爱 江苏一考生   (1)汽车飞奔在回乡的山路上,荒凉且崎岖的路途只有车轮飞转的声音做伴。我打开广播,断断续续的女声飘出来:“……三岁女童,卡车碾压……十多路人漠视,不治身亡。”开着车的爸爸轻叹一口气。这时候窗外倏忽闪过一个人影,爸爸并不减速,将那背着包等待着什么的年轻人甩在车后。   (2)“为什么不停车问问他要不要搭车?”“小孩子懂什么,山路上遇人搭车最危险了。”我无言,也轻叹一口气,悲哀地觉得我自己也是一个漠然的路人。   (3)忧,当下人人都对频发社会现象忧心忡忡:我们担忧地审视“彭宇案”,担忧地指责他人不去扶起跌倒的大爷,我和爸爸也一样,不时为冷漠的社会犯忧,仿佛这样就足以体现我们对社会的爱。然而纵使眉头揪成结,只能在口舌上担忧,却鲜有将心底的爱做在当下。忧社会,就是爱社会吗?   (4)我翻开背包里那一本《活着》,读着序言里那个让我震撼的句子:“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物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是的,忧只是一种情绪,为越发冷漠的社会担忧却仅仅行止于情绪。我们做出改变了吗?这是真正的爱人如己吗?   (5)汽车依旧飞驰,荒凉的山路上鲜有人家。山的另一侧,落日正收敛光芒,一个深不可测的夜即将到来。   (6)我心头有太多话语翻涌,堵在喉头如晕车般难受。我想告诉爸爸,“忧”只是可随时间而逝的情绪,真正爱这个社会的人不能只做一个言语上高尚的路人。我想告诉爸爸,正是因为有了太多只会犯忧的人,才会有那么多让人心寒如冰霜的事件发生。真正地爱社会,是爱人如己,是从身边、从现在起,将我们浅薄但是真诚的善意播撒开来……   (7)“爸爸……”“丫头,不如我们把车开回去,看看那个小伙儿还在不在?他要真是个等车的该急疯了。”我怔了一下,继而跟爸爸相视一笑,原来,我们想的是一样的。   (8)橙色的车灯照亮了黑色的山隅,有一种暖意渐渐弥漫在心头。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