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anjin University 第二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择业指导 第四节 我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措施和途径 4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 第二节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 第三节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采取的措施 3 一、毕业生总量继续攀升 二、就业岗位供给明显不足 三、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四、就业渠道向非公有制单位转变 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现状 六、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毕业生总量继续攀升 从1999年国家扩招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几十万上升到目前的749万(2015年),在校生人数也从原来的200多万猛增到2000多万。大学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出国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对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造成一定冲击。 二、就业岗位供给明显不足 按经济增长8%~9%计算,我国每年可新增800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共可实现就业1000万~1100万。 自2006年以来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劳动力资源增量每年有1700多万人(含高校毕业生)。 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达900万人下岗待业人员不低于46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840多万人退役军人和农村劳动力约300万人 自2007年及以后几年每年全国城镇需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但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1100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缺口达1400多万。 三、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1.地区失衡: 毕业生仍以流向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省会城市为主。 2.学历失衡: 劳动力市场对于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需求与学校培养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市场上,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较大,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 3.学科专业失衡: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有10类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最大,分别是市场营销、机械设计与制造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与电子类、建筑类、管理类、计算机应用类、经济学、英语、医药卫生。 学科专业供需不平衡 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 地区之间的供需不平衡 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大城市 大企业 高收入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四、就业渠道向非公有制单位转变 近年来应届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越来越小,以我校2014届毕业生为例,签约中小型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数量占全体毕业生数量的比例最大。 大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精英式教育 -?大众化教育 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毕 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现状 (一)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当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首要条件 (二)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三)注重团队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四)具备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六)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六、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截至2015年8月31日,根据各学院上报毕业生就业情况,我校2015年毕业生总人数为8162人,已就业7966人,总体就业率97.6%。 其中: 高职毕业生214人,实际就业人数203人,就业率94.86%; 本科毕业生3875人,实际就业人数3787人,就业率97.73%; 硕士毕业生3473人,实际就业人数3391人,就业率96.37%; 博士毕业生600人,实际就业人数585人,就业率97.5%。 1、本科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 2、公务员考试人越来越多,公务员和教师成为大学生青睐的职业; 3、大学生的就业更理性化,比如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县城分布; 4、就业满意率有所提高; 5、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6、专科和高职的就业率上升,本科、硕士和博士就业率略降; 7、学校渐渐成为就业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一、社会环境和体制因素制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高等学校教学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协调 三、学生自身因素 第二节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效率的新体制取代低效率、高浪费的旧体制,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 目前,社会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结构需求层次的中心也在不断上移。用人单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使毕业生需求信息失真,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题,也带来了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船舶动力设备拆装 高压油泵的拆装(教材) 17 项目十七 高压油泵的拆装.doc VIP
- 最新表格式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口语习作园地(含反思课时练习).docx
- 中药煎煮课件.pptx VIP
- 船舶动力设备拆装 主轴承的拆装与测量(教材) 8 项目八 主轴承的拆装与测量.doc VIP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pptx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doc VIP
- 船舶动力设备拆装 连杆的拆装与测量(教材) 6 项目六 连杆的拆装与测量.doc VIP
- 2025金融大模型应用与智能体建设案例集.pptx
- 人才引进政策 [XX县人才引进难成因及对策] .doc VIP
- 手性药物合成举例之一.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