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doc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
欣赏艺术有很多种方法,对一些人来说,艺术只是世俗的娱乐或只是一种装饰的形式;而对董小庄先生而言,艺术意味着更多……他是一位灵魂艺术家,他与艺术的结合在极不平凡的地方与情况下发生了升华。
――墨西哥画家埃米里奥?卡拉斯科?古塔雷斯
董小庄先生,高个浓须,骨相匀称,外表沉静,内心热烈,眼神忧郁,面容和善。他深爱艺术,但更加深爱的,是人生。
作为艺术家,爱人生能超过爱艺术,多少显得与众不同。我们都知道的,眼下的艺术世界流光溢彩,艺术范围被拓宽到匪夷所思,而艺术家成千累万,美术馆雨后春笋……一位做了艺术家的人,若要脱颖而出,绝对不易。而这里值得来写一写小庄先生,就因为他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和艺术的关系跟别人不大一样。
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面临着生存和立身两件大事,前者是生存的最底线――活下来;后者是生存的高要求――活出质量来。小庄先生从儿童时代起,他的人生就一直围绕着这两件大事,须臾不曾偏离。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小庄的特殊身世,让他在幼小年纪,就一下子被抛在生存的边缘,直接需面对“活着”,或“无法活着”这么吓人的问题!1957年,他才四岁,父亲被作为右派押走,这个有四个稚童的家庭,瞬时天就塌陷了。母亲出生在上海富贵之家,在出嫁前和出嫁后,雍容地做着小姐和太太,无须自谋衣食。可命运刹那间就把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的担子扔到她未曾负重的肩膀上,而且态度异常凶残:一夜之间与四个小小孩子被赶出了原先的家,无处投靠,瓢泼大雨淋透了女人、孩子和家具……听来简直像是电影中特别设计出来的煽情镜头。可是对于小庄,却是锥心彻骨的童年经历。他开始懂事的人生便是在这样的惨淡阴冷中登场的。在一个正常家庭,一个四岁的孩子,只管伸手要吃要喝,稍不如意,还兴满地打滚撒泼呢,可是在四岁小庄稚气的眼睛里,一层层铺上的只有生存的苦和生存的难:什么都不能要,世界什么都不给,世界对待这个孩子的方式是剥夺。因父亲是右派,聪颖出众的他连小学都不让上,直拖到九岁才入学。他因此在生活中学会,必须在被剥夺中求生,在极其狭隘的地面上立足。他在六七岁的年纪,就已经知道捡垃圾废品去卖,几分钱几分钱地给家里挣钱,还得瞒着自爱和自尊的母亲。十二三岁时,他会去帮小人书摊修补描画破损的小人书封面,这样他为自己得到免费看书的机会。
如此艰难求生的过程,心智软弱者极易沉沦,可对于强者却可以磨砺意志。小庄为自己选择了后者。他从小到大,碰到了任何事情,但凡有一线希望,就死死地攥住,把全部生命都扑上去,因为他无法知道无情的命运肯不肯给他这样的人再降落另一次机会。他在中学里曾经叫自己在一个暑假中,每天坚持在溽热的阁楼上画画,热毒让他天天流鼻血,可是他却在阁楼上硬是度过了整个暑假,习画不辍。
中学毕业后,他为了争取到铁厂因打算扩充篮球队而增设的招工名额,一边做着每天八小时的抬石头苦力活,一边每天逼迫自己工作之后再花两个小时做大强度训练,恶补篮球,累瘫了自己也不敢空过一天。就这样,这个从小被损害被剥夺的人,终于以自己会打球的优势争取到了铁厂的正式工作,后来让他走进了攀枝花钢铁厂这样的现代大企业。
1989年8月,他受命赴京,代表攀钢参加“中国工业四十年展”,由他主持设计攀钢的展位。在京期间,中国美术馆正好在10月临时空出一个展览档期,朋友问他愿不愿意用这个时间申请举办他的版画个展。这意味着他要一边设计安排攀钢的展位,一边只能用晚上的时间创作出一批作品来,而时间只有三四十天。小庄再次叫自己的这条生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结果,他设计的攀钢展位,花钱最少,效果最好,获得了优秀展位设计奖;而他的个展10月中旬在中国美术馆如期开幕,展出了他在一个来月的时间里,在招待所地下室创作的几十张表现彝族的版画。他的个展在中国美术界引起轰动,观者如云,好评如潮。
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对于生命的体验如此特殊,让他一定会问:活着,为什么?这么难,却又不放弃,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活得太容易的人不会问,因为太多唾手可得的东西让他们会养成避重就轻的习惯,仅对生活的表象满足。而小庄不是这么活过来的,从小努力的经验让他知道,人能活下来是靠精神支持的。精神这东西,说来是虚的,其实它主宰着人的一生,它好,人生就跟着好,它劣,人生也跟着糟。很自然的,小庄的视线转向那种重精神品质的人群。恰巧攀枝花钢铁厂地处四川腹地,临近大凉山,那里分布着一个沉甸甸地质朴生活着的民族――彝族,他们因活得不易,在精神上懂得敬畏天地神灵,懂得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和扶持。从1974年到1992年,小庄年年都到彝族的寨子里去生活和写生,十八年里不曾中断。他这样一个纯粹的汉族人能深深爱上那个地方和那些人,就是因为,彝族本分而带苦涩滋味的生活,连接上了他自己的生命思考。
彝族人的生命底色由他们自己这么描述道:
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