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趋势与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趋向与分析摘 要:作为建设工程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革难度大,敏感性强, 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只有深入改革,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才能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本文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 的发展历程、所面临的问题和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等方面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趋势。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趋势。Reform tendency and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costmanagementAbstract :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difficult, sensitive, but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depth reform of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move closer to international norms, could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rom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ourse, facing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status quo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in China.Keyword : The construction cost ; Management ; Reform ; Trends.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领域先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推动了建设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但作为建设工程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由于改革难度较大,敏感性较强,没有完全跟上工程建设管理体质改革的步伐,已经成为制约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 WTO,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价格,因此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只有深入改革,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才能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前苏联模式一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历经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概预算管理、工程定额管理的“量价统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目前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为适应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建立工程造价体制,并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且日臻完善,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当时计算工程1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基本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深远。当时的工程计价基本上是在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与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决算,经审核后的决算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第三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003 年,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人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