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痘患儿护理要点 ? 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 ,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如水痘病儿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症状:发热、耳下腮部、颌下硬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炎。 多见于学龄儿童,以4~8岁的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 传播途径:呼吸道或消化道。 病后可持久免疫。 腮腺炎家庭护理要点 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 卧床休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合理的饮食: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要多给病儿喝水出。 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腮腺炎家庭护理要点 发热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 腮肿局部的护理: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手足口病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 消毒隔离 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休息及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 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皮疹的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防止抓破皮疹。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3%碘伏或抗菌素软膏。 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 发热的护理 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 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甲流感疫苗接种有关问题 重点接种对象:托幼机构儿童及中小学生;6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儿童;医护人员;为公众服务的人群;有较重要岗位的人群;其他一切自愿接种的人群。 与季节性流感疫苗需间隔至少14天接种。 甲流感疫苗接种有关问题 以下人群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红眼病 也称为急性结膜炎,好发于春季,主要临床症状是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眼部明显红赤、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红眼病的传染性极强,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往往一个孩子得病很快便会蔓延全家或整个幼儿园。 红眼病护理要点 (1)避光避热,少用眼。严重的红眼病病人畏光流泪,为减轻不适,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出门时可戴太阳镜,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为了使眼部分泌物排出畅通,降低局部温度、不利于病菌繁殖生长,眼部不可包扎或戴眼罩。 ??? 红眼病护理要点 (2)保持眼部清洁。由于患红眼病时眼部分泌物较多,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地护理眼部,经常保持清洁很重要。 ??? (3)初期冷敷,慎用激素类眼药。红眼病病人初期时,眼部宜作冷敷,有助于消肿退红。相反,热敷会使眼球充血,炎症可能扩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