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口奶”上瘾不科学.doc
“第一口奶”上瘾不科学
母乳的营养很珍贵,但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却将初生婴儿的“第一口奶”留给行贿的奶粉品牌,以此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近期,变了味的“第一口奶”备受社会关注。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都表示,所谓喝“第一口奶”会上瘾没有科学道理。所谓“上瘾”,只是“口感认可”,完全可以矫正。
“第一口奶”不会上瘾
如果宝宝第一口喝奶粉,会导致奶粉成瘾和依赖?对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主任张喆予以辟谣,医学上并没有“第一口奶”的说法,目前没有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宝宝第一口喝了某品牌奶粉会上瘾。
广东医学院从事营养学研究的陈琪也表示,第一口奶就上瘾这种说法经不起考证。新生儿对奶只是一个习惯性问题,不存在上瘾。不得已喝奶粉的新生儿也是可以更换奶粉品牌的,只是需要一个过渡期来改变新生儿的口味习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部长孙新指出,所有奶粉的配方成分都类似,只是各品牌奶粉成分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别。这些差异对不同婴儿的肠道吸收效果或许会有差异,但不会有某个品牌的奶粉会让婴儿上瘾的说法。
“新生儿的味蕾发育并不完全,他们对味道的识别度并不高,不会有口味上的偏好。”张喆指出,宝宝倒是有可能出现乳头错觉或乳头抗拒,因为宝宝通过母乳喝奶会比奶瓶喝奶更吃力,所以会出现一些“懒”宝宝更喜欢奶瓶的现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护士长温秀兰指出,宝宝“更喜欢奶嘴”的情况可以慢慢矫正。妈妈要有耐心和信心,选择宝宝情绪稳定、不是特别饿的时候让宝宝吸母乳,让孩子逐渐适应母亲的乳头和吸母乳的感觉。
母乳喂养好
虽然喝“第一口奶”就上瘾这种说法经不起考证,但专家指出,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好的食物还是母乳。
“配方奶粉无论如何改进,都不等同于母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丹华表示,对于新生儿来说,肠道内是无菌环境。如果吃的第一口奶是母乳,容易建立益生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促进消化吸收的菌群。而如果吃奶粉,就不如母乳形成的菌群好。
王兴国介绍,宝宝初生的前几天,产妇尤其是剖腹产的产妇往往没有乳汁或乳汁极少。对于大多数健康的宝宝,不用喂任何食物或仅喂水就可以熬过艰难的几天。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儿、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等,医护人员喂宝宝几次葡萄糖水、少量配方奶等是合情合理的,也符合惯例。正常情况下,此时院方提供的配方奶不应显示品牌信息,或者让产妇自行准备奶粉。
据了解,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总体水平较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0至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城市为15.8%,农村为30.3%,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50%喂养率目标。
“希望母乳喂养能成为时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于松介绍,母乳营养丰富,完全符合孩子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母乳中含有许多免疫物质和抗病原菌感染的成分,可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奶粉不论质量多高,都是来自异种的乳汁,异种蛋白可能会带来过敏、营养不足等问题。而母乳中的蛋白质对孩子来说是同种蛋白,致敏性很低。对于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能加强子宫收缩,有助于卵巢恢复。
九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1.患传染病。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2.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3.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哺乳,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喂哺宝宝。
4.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5.患有消耗性疾病。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诊断决定是否可以授乳。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6.运动后。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会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7.服药期间。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待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分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8.“病宝宝”。“半乳糖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有此病的宝宝由于不能消化蛋白质,所以要以专用奶粉喂养。另外,如果宝宝有兔唇或其他口腔急性疾病,也不能吮吸妈妈的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