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合作的制度困境与突破.doc
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合作的制度困境与突破
摘要: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合作属于水平型区域经济合作,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影响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合作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行政分权制度、干部任期制度、财政税收制度以及考核晋升制度。推进欠发达地区间经济合作,必须有效破除或规避现有体制机制负面影响。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济合作;制度困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117-04
System Predicament and Breach i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 Taking the Economic Zone in Southern Sichuan for Example
CHEN Hongxia
(Institute of Economics,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610071)
Abstract: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s horizontal typ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rrgional.the motivation differ from others cooperation types.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affected this type of cooperation more dejectedly and more obvious. Th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that affecte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undeveloped areas mainly include: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tenure system,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system and so on.So,advancing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undeveloped area , the fiscal and tax system should be innovated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should be removed.
Key words: underdeveloped areas; economic cooperation; system predicament
区域经济合作包括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类型[1]。近年来,学界更多关注的是垂直型合作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水平合作,前者如武汉都市圈建设,后者如长三角、珠三角合作。事实上,欠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经济合作需求且已有不少的实践,如皖江城市带、北部湾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建设均属此类。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省第二大经济区,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十五”以来,推动川南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受到高度关注。2006年,四川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打造川南经济区[2]。川南各市加强内部经济合作的呼声也很高,自贡市主要领导多次撰文呼吁推进川南经济合作,打造川南城市群[3],宜宾等地也表示已做好参与川南地区经济合作的准备[4]。林凌[5]、戴宾[6]等学者建议加快川南经济区产业整合,将川南城市群打造成四川第二层级的工业和城镇密集区。虽然政府、学界和社会都对实现川南经济合作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期望,但由于制度原因,至今无任何实质进展。
一、川南经济区经济发展概况
川南经济区包括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乐山5市(见表1)。各市相对距离在100千米左右,具备加强合作的区位、资源、产业等基础。但由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仍处在起飞阶段,加强合作的经济动力客观需求不强烈。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总体来看,川南经济区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占四川全省的比重较大(见表2),但就各市而言,仍然存在经济规模较小、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地均产出不高、地方财力有限等问题(见表3)。
2.各地发展水平基本相近。从GDP总量、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来看,5市发展水平十分相近(见表4)。区域内部无法形成产业梯度转移的势能,从而较难实现垂直型合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