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李大平
首都医科大学
T_b
1. 掌握胰岛素与五类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包括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2. 掌握糖尿病的分类
3. 掌握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4. 熟悉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5. 熟悉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6. 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内容介绍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2. 糖尿病的病因
3.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4. 糖尿病的分型
5.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6. 治疗原则
7. 常用的降血糖药物
T_e
一、流行病学
B_e
糖尿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迅速增加。据WHO估计,全球患者超过1.5亿,到2025年将增加一倍。1979~1980年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1994~1995年我国成人患病率为2.5%,另有糖耐量减低者2.5%。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第一位为印度,第三位为美国)。
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2型糖尿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升高,成为发达国家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我的笔记】
二、病因
B_e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不是单一病因所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其发病因素包括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肥胖、环境因素等。
【我的笔记】
三、发病机制
B_e
从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液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这整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我的笔记】
四、分型
B_e
(一)1型糖尿病(T1DM)
1.分类
1型糖尿病包括免疫介导型和特发型两类。自身免疫介导过程所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例,属于免疫介导型;特发型是指部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的病例。
2.特点
多发生于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起病较快,血浆-C肽和胰岛素的水平很低,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在而在另一些患者(主要是成年人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胰岛β细胞破坏较为缓慢。在起病的初期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但数月或数年后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T2DM)
1.病因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2.特点
(1)病因与多基因遗传有关,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2)发病机制的异质性很大,从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显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不发生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
(3)大部分患者体形肥胖或有肥胖史。
(4)不容易自然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某些应激因素的情况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
(5)起病隐匿,高血糖逐渐发生。
(6)多数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而不使用胰岛素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7)在病程较长、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失效后、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三)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以下8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特殊类型:
1.胰岛β细胞的遗传缺陷
(1)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25岁以前发生糖尿病,临床表现类似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
(2)线粒体糖尿病:多发生在45岁以前,多呈母系遗传方式。其临床表现类似2型糖尿病,但体重指数多在正常或偏低。一些还需要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
2.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基因异常导致的胰岛素作用的缺陷。
3.胰腺外分泌疾病
胰腺炎、胰腺创伤、胰腺切除、胰腺肿瘤、囊性纤维化等引起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减少。
4.内分泌病变
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当这些激素过量(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等)可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分型
5.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发的糖尿病
许多药物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这些药物可能不直接引起糖尿病,但是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有可能直接加速糖尿病的发生。
6.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与胰岛β细胞破坏有关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B、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都可引起这类糖尿病的发生。
7. 罕见型免疫相关性糖尿病
强直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等。
8. 伴随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
许多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包括Down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Tumer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
(四)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下
(1)多尿:排尿增多。
(2)多饮:多尿导致口渴。
(3)消瘦:大量的热卡从尿中丢失,引起体重下降。
(4)多食:感到异常饥饿。
(5)其他症状:视物模糊、嗜睡、恶心、体力下降。
【我的笔记】
五、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B_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 2020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质量检测音乐试卷及答案.doc
- 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pdf
- 第六章 1 牡丹月季.ppt VIP
- 2025【维维股份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9200字】.doc
- 20210730-大有期货-煤炭期货月度分析报告:保供增产持续发力,煤价或阶段性回调.pdf VIP
- 2023入团团史团章考试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 教学成果奖励 高考奖励方案.docx VIP
- 约翰迪尔7600_7700_7800拖拉机维修手册 英文l.pdf
- DB41_T 1037-2015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规范.doc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医院信息科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