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结构分析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一) X射线结构分析 崔宏滨 物理楼320室,TEL:3607624 hbcui@ /cui/ 参考书目 王华馥,吴自勤《固体物理实验方法》,第二章 固体X射线学.高等教学出版社,1990 黄胜涛《固体X射线学》高等教学出版社 B.E.Warren, X-ray Diffraction, Addison-Wesley Pub.Co.Inc. Jens Als-Nielsen, Des McMorrow, Elements of Modern X-ray physics, John WileySons Ltd,2000 教学、考核方法 教学:3月8~4月1,4月1日考试。 讲课为主,阅读文献为辅。 考核:开卷考试。 主要内容 x射线源及其发射谱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晶体的x射线衍射(重点)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第一章 X射线源及其发射谱 X射线管 同步辐射x射线 等离子体x射线 放射源x射线 自由电子激光x射线 宇宙x射线 §1.1 X射线的发现及测量 一、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 W.C.R?ntgen在阴极射线管的放电实验中首次发现了x射线。 用黑纸包裹的阴极射线管使得铂氰酸钡[BaPt(CN)6]发出荧光 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第一张x射线照片 1895年12月22日,伦琴为他的夫人拍摄了历史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 “我见到了自己死后的模样!” ——伦琴夫人看到清晰的手骨时,忍不住发出的惊叫 发现x射线的巨大影响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德国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递交了论文《关于一种新的射线》 1896年1月5日,一家奥地利报纸报道了伦琴的新发现。x射线的发现为伦琴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包括德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将x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X射线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科学家们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研究X射线,社会公众也对这种射线兴趣盎然。 受伦琴发现的启发,科学家很快发现了其它种种不可见辐射,如物质的天然放射性、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这些研究工作很快导致了原子结构的发现。 伦琴在1895年的发现,揭开了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时代的开始。 二、X射线管 三、X射线的性质 起初,W.L.Bragg认为x射线是粒子束流 1905年,Barkla发现了x射线的偏振,认为x射线具有波动性,是横波 巴克拉x射线散射实验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 X射线衍射的发现 1912年,根据慕尼黑大学 Laue的建议,W.Fredrich和Knipping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证明了x射线是电磁波 最早的几张X射线衍射照片 X射线的特性 具有显著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干涉、衍射、散射、反射、折射…… 粒子性:电离气体、光电效应、Compton效应、荧光效应、单光子记录…… 早期的x射线管 就是阴极射线管。但在当时,真空度较差 克鲁克斯、赫兹、希托夫(Johann Wilhelm Hittorf)、特斯拉(Nikola Tesla)以及勒纳德等物理学家都研制了不同种类真空放电管 改进后的x射线管 高真空,x射线窗口,阴极加热,阳极冷却 库利吉管 现在的x射线管 转靶x射线管 医用x射线机 四、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 测量晶体的晶格常数,确定晶体的结构 标定x射线的波长 §1.2 X射线的光谱 一、由带状的连续谱(白光)和细锐的线状谱(特征谱、标识谱)组成 1、连续谱:存在一个由管压决定的短波限,随管压的升高而变短,与阳极靶的材料无关 产生的机制是轫致辐射(刹车辐射):高速电子由于突然减速而将其动能全部或部分转化为辐射(x射线) 连续谱(轫致辐射谱) 2、标识谱 在管压达到一定值时产生,与阳极靶材料有关 可以分为几个谱线系,按辐射硬度(波长的长短)记为K,L,M,N,…… Moseley定律(1913年发现,26岁) 可以推断由内壳层电子跃迁产生 Moseley的实验装置 Moseley的实验结果 标识谱的特点 从Al到Au,X射线标识谱的规律 不同元素的相应谱线位置依次变化,没有周期性——非价电子跃迁辐射; 谱线系的结构与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无关——因为内壳层电子受到外层电子的屏蔽 可以推断由内壳层电子跃迁产生 三、标识谱的发射机理 1、标识谱的激发与辐射 K线系:n=1壳层的一个电子被电离,而产生一个空位,同时原子被激发到电离态的高能级;然后一个外壳层电子跃迁填补此空位,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光子辐射。 n=1共有2个电子,产生一个空位时,对于外壳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数为Z-1 L线系:n=2壳层一个电子被电离。对于Lβ1系,有效电荷数为Z-7.4 2、电离态能级 能级和谱线的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