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江仙优秀实用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领悟并掌握晏几道《临江仙》“工于言情”的特点; 2、鉴赏本词中所用的艺术手法; 3、鉴赏本词中的名句。 简介作者 晏几道(1040—约1112),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一生仕途不达,但狷介自守,不傍权贵之门。 以词名世,与其父并称“二晏”,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词风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著有《小山词》。是北宋后期典型的婉约派词人。 词以写爱情为主,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在创作方式上以追忆为主要特色。 冯煦则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解题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蘋怀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 这是一首伤离怀人之作,同时也是对那段歌酒自娱生活的怀恋。作为一个盛世的落魄贵公子,晏几道早年度过的是一段诗酒燕笑裘马轻狂的日子。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在他后来际遇不偶时,则都化成了伤感的回忆。天分极高且锐感多情的他,便常常把爱恋溶入记忆,把痛苦溶入诗歌,哭诉着那段如烟的往事,回忆着已经逝去的绮色华年。这首《临江仙》就是在这一心境下写成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请同学们说说你从词中读出了什么。 2、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上片的内容。 3、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下片的内容 一读全词,整体感知 A ?? 梦醒时只觉人去楼空困锁高台,酒醉醒来但见重重帘幕低垂。去年春天愁绪又暗暗滋生。落花纷飞中,孤独的我久久伫立,但见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 ?? ?   记得与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罗衣。小蘋轻轻弹着琵琶,借乐声传达默默相思之情。当初相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像彩云一样的小蘋翩然归去。 悟读词境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上片的内容。 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下片的内容 春 恨 一读全词,整体感知 相思 二读全词,领悟情感B 2、将全词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勾画出来,想想这些时间名词分别带出了哪些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梦后……酒醒”“去年”“记得……初见”“当时……曾”, 分别带出四幅画面: (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梦醒后所见画面;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眼前所见画面; (3)“两重心字罗衣”,当时初见时的画面; (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记忆中分别时的 画面。 其实只两幅画面,一是眼前所见,一是记忆中的画面。“春恨”二字把画面贯串成为一个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境界。 美读,体会词中的意蕴 三读本词,鉴赏技巧 C 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词中用了哪些手法才达到了这样的艺术效果? 反衬: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上阕起句写眼前实景,一场醉梦醒来后,只见到楼台深锁,帘幕低垂的寂寞场景;“去年春恨却来时”承上启下,转入追忆,不由想起了自己独立庭中,愁对飘零的落花;在朦朦春雨中,独对燕子双双。“记得”直接点明下阕转入了相思。全词虚实结合,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苦恋之情。 “落花”二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 谭献《谭评词辩》 二句写作者倚楼所见之暮春景象。“落花”、“微雨”点春,“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落花”“微雨”,词中象征着芳春过尽。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名句赏析 总结全词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词的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后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