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对特殊病原菌的推荐抗菌药物治疗 病原体 首选药物 备选药物 肠杆菌科 三代头孢菌素 c 碳青霉烯类(产ESBL菌株选用)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 d 铜绿假单胞菌 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 e 环丙沙星or左氧氟沙星or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环丙沙星or左氧氟沙星 f 类鼻疽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定 氟喹诺酮,TMP-SMX 不动杆菌属 碳青霉烯类 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舒巴坦、多粘菌素 金黄色葡萄菌 甲氧西林敏感 抗葡萄球菌作用青霉素类 g 头孢唑啉、克林霉素 耐甲氧西林 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TMP-SMX 针对特殊病原菌的推荐抗菌药物治疗 病原体 首选药物 备选药物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 大环内酯类 TMP-SMX 厌氧菌(误吸)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素 d 碳青霉烯类 禽流感 奥斯他韦 扎那米韦 结核分枝杆菌 INH+RFP+EMB+PZA 参照243提出该建议 组织胞浆菌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芽生菌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球孢子菌属 对免疫功能正常无并发症患者,通常无需治疗,如治疗可选伊曲康唑、氟康唑 两性霉素B 临床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难溶难吸收物质 本院喹诺酮制剂 通用名 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 商品名 西普乐 奎诺仙 可乐必妥 左克 可乐必妥 拜复乐 拜复乐 剂型及规格 针剂(200mg/100ml) 片剂(250mg) 针剂(0.5g/100ml) 针剂(2ml:0.1g) 片剂(0.5g) 针剂(400mg/250ml) 片剂(400mg) 价格 84.6元/瓶(甲) 1.73元/盒(甲) 156元/瓶(乙) 56.8/4支(乙) 62元/4片(乙) 331元/瓶(乙) 89.5元/3片(乙) 目录 临床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药代动力学(分布,吸收,代谢,排泄及PK/PD) 概述(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 喹诺酮在在呼吸系统感染中专家共识及其他 临床监护(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药物 上市时间及国家 撤市时间 撤市原因 替马沙星 1992,美国 1992 溶血性贫血,低血糖,肾衰 司帕沙星 1993,日本 1995 严重的光毒性 格帕沙星 1997,德国 1999 Q-T间期延长 曲伐沙星 1997,美国 1999 肝脏毒性 加替沙星 1999,美国 2006 血糖紊乱、心脏 全球近20年撤出市场的喹诺酮类药物 构效关系 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格帕沙星(>10%),其他 (2%~8%) 中枢神经毒性:按发生风险大小排序依次为:莫西沙星(5.4%)曲伐沙 星(4.4%)诺氟沙星司帕沙星(4.2%)环丙沙星(1.6%)依诺沙星 (1.2%)培氟沙星(0.8%)氧氟沙星(0.6%)左氧氟沙星(0.2%~1.1%) 不良反应—中枢神经毒性 机制:氟喹诺酮药物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使神经兴奋阈值降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表现:头痛、失眠,重者精神异常、抽搐、惊厥等。 高危:老年人,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茶碱的人群, 癫痫病史,脑外伤,低氧血症患者。 不良反应 肝毒性 一过性肝酶升高:格帕沙星(12%~16%)其他(<3%) 严重肝毒性:曲伐沙星(0.006%,140例/18个月),莫西沙星(8例/10年) 血糖紊乱 低血糖:加替沙星(1.7%),克林沙星(4%),左氧氟沙星(1.9%), 莫西沙星(0.65%) 高血糖:加替沙星(0.1%~0.6%,1%~3.3%),吉米沙星(1.4%) 不良反应—血糖异常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血管性水肿(包括咽、喉或脸部水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 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 光毒性: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10%),除此之外的 品种(<2.5%) 皮疹:克林沙星(4%),吉米沙星(2.8%) 软骨毒性:培氟沙星(14%),除此之外的品种(1.5%) 肌腱炎:培氟沙星(2.7%),除此之外的品种(0.4%,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他) 在无害的阳光照射剂量下产生的异常皮肤损害 反应(皮肤潮红和肿痛),通常发生在裸露皮肤, 但有时覆盖部位也可发生类似反应 在未成年动物中应用可致关 节软骨病变发生,故18岁以 下者应避免使用。 危险人群:年龄 60岁的老年人,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接受肾、心脏或肺移植者,运动员或从事剧烈活动者,既往曾有肌腿问题者(如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肾功能不全患者。 2008年7月美国FDA要求所有上市的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