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货车离合器设计——螺旋弹簧离合器(正文).doc

重型货车离合器设计——螺旋弹簧离合器(正文).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绪论 2 1.1 汽车离合器的发展 2 1.2 汽车离合器的基本功用 3 1.3 汽车离合器的基本要求 4 2 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 5 2.1 从动盘数及干、湿式的选择 5 2.2 压紧弹簧的结构型式及布置 6 2.3 压盘的驱动方式 7 2.4 分离杠杆的结构形式 9 2.5 分离轴承的类型 10 2.6 从动盘的结构型式 10 2.6.1 摩擦片 10 2.6.2 从动片 10 2.7 离合器的通风散热措施 11 3 离合器各部件的设计计算 13 3.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3 3.2 压紧弹簧的设计计算 16 3.3 压盘的设计计算 17 3.4 从动片与从动盘毂的设计计算 19 3.5 分离杠杆的设计计算 20 3.6 离合器盖的设计计算 21 3.7 基本参数的优化和约束条件 21 4 扭转减振器的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24 4.1 扭转减振器的功能 24 4.2 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类型 25 4.3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6 4.3.1 极限转矩 26 4.3.2 扭转减振器的角刚度 27 4.3.3 扭转减振器的摩擦力矩 28 4.3.4 预紧力矩 29 4.3.5 极限转角 29 4.4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 29 4.5 减振弹簧个数 30 4.6 减振弹簧总压力 30 4.7 极限转角针 30 4.8 双飞轮扭转减振器 31 5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33 5.1 对操纵机构的要求 33 5.2 操纵机构结构型式的选择 33 5.3 操纵机构的主要计算 33 6 离合器的结构元件 35 6.1 从动盘总成 35 6.2 离合器盖总成 36 6.3 分离轴承总成 38 7 螺旋弹簧离合器技术经济性分析 40 8 结论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附录A 外文文献 45 附录B 55 1 绪论 1.1 汽车离合器的发展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写下了人类近代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断言,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那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无论是AMT或MT,离合器都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而存在。虽然发展自动传动系统是汽车传动系的发展趋势,但有人指出:根据德国出版的2003年世界汽车年鉴,2002年世界各国U4家汽车公司所生产的1864款乘用车中,手动机械变速器车款数为1337款;在我国,乘用车中自动挡车款式只占全国平均数的26.53%;若考虑到商用车中更是多数采用手动变速器,手动挡汽车目前仍然是世界车款的主流(当然并不排除一些国家或地区自动挡式车款是其主流产品)。谈到未来,考虑到传动系由MT向自动传动系过渡,采用AMT技术其产品改造较为容易,因此AMT技术是自动传动系统有力的竞争者。可以说,从目前到将来离合器这一部件将会伴随着内燃机一起存在,不可能在汽车上消失。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质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易,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皮革带等。那时也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来替代锥形离合器,该结构采用的是内蹄—鼓式。这种结构型式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用的摩擦元件为木块、皮革带等,蹄—鼓式离合器的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无论锥形离合器或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当时所提供的材料复合体的摩擦系数变化很大,容易引起自锁)。 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对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能。 浸在油中的盘片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 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阅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 早期的单片干式离合器有与锥形离合器相类似的问题,即离合器接合时不够平顺。但是,由于

文档评论(0)

2011doc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