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西晋城好人事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晋城好人事迹:生命的感动 ——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敬老院院长王加富采访录 出彩的人生   光阴荏苒,转眼16年过去了。16年来,王加富为了敬老院的建设和家乡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16年,他没有过个星期天,没有回家过过年,一直在和时间“抗争”,一直在与岁月“挤对”。不过,还是那句话,天不亏好力之人,有春种就有金秋。   他所领导的敬老院连续三年被县残联工作委员会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被县老龄委表彰为“创建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和“居家养老先进集体”;被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晋城市民政局表彰为“四星级敬老院”。为了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市民政局于2010年发放奖金6万元,2011年发放奖金10万元,2012年又发放奖金10万元,河北敬老院三年来共获得奖金26万元。   集体是先进,个人是标兵。近几年,县民政局也多次表彰他为“先进敬老院长”,县委县政府多次表彰他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他年年被镇党委镇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年底表彰时,王加富提出一个要求:“不要表彰我个人,还是表彰敬老院吧”!党委书记李瑞良说:“表彰敬老院,只是发一块光荣匾。表彰你个人,能发1000元奖金,让你实惠点!”王加富又一次激动得流下眼泪:“党不仅信任我,而且点点滴滴关心我,我知足了!”今年“五一”,中共晋城市委市政府又为他荣立一等功。   最值得关注和庆幸的是,在晋城市“第四届公民道德建设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中,王加富竟光荣地获得“晋城好人——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2年12月19日下午,表彰大会在晋城宾馆隆重召开,中共晋城市委书记,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张九萍同志亲自把荣誉证书发给每位获奖者。王加富这位普通的农民子弟,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热泪滚滚,润湿衣襟。因为这是他平生最高的奖赏,最高的荣誉。这里需要特别申明的是,在这次评选中,全市共有57位敬老院院长参与,有的敬老院长还是市级劳动模范,自己能被评选表彰为“晋城好人”,太幸运了,太荣耀了!这个事情轮到谁头上能不激动呀!   树上喜鹊喳喳叫,王家捷报频频传。2014年11月初,《太行日报》与《太行晚报》分别刊登消息,我市又有王加富等三人入选“山西好人”。同时,王加富还两次被推荐为“中国好人”候选人!   好人如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好人”就应该好好宣传颂扬,让他成为正能量。《阳城新闻》、《阳城电视台》、《太行日报》、《中国社会报》和《时代潮头》等1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都对王加富敬业奉献的事迹作了精彩报道。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共阳城县委县政府还组织了由18人参加的宣讲团,到厂矿、农村、机关、学校、军营和社区作报告,每到一处一地,王加富的报告和感人事迹都受到特别欣赏,掌声阵阵,赞语不绝。抢材料,争合影,请签名的故事传为佳话。   2014年11月6日上午,阳光舒逸,惠风和畅,中共阳城县委书记王晋峰一行10余人专门来到河北镇敬老院,王书记对王加富这位贡献大、威望、口碑好的乡贤进行了特别访问,他对王加富的所作所为感到由衷的敬佩,并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王加富为榜样,在当前开展的“美丽乡村”和“田园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王书记还要求,要在全县发现和培植100名王加富式的乡间贤达。   领导的鼓励使他夜不能寐,社会的热捧使他坐卧不安。但在成绩和殊荣面前,王加富又十分冷静。他深深懂得,荣誉只是昨天的日记,奖杯只是过去的记忆。前路有驿站,但奋斗没有驿站;生命有终点,但奉献没有终点!他决心把今天的荣誉作为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创造大美,奉献大爱!   (注:本文作者郭恒勋,现年72岁,系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曾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报告文学、诗词、新闻上千件,已出版《滴水斋箴言》、《滴水旖旎》等十部文学专著。)

文档评论(0)

AJKINkryP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