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县仙米洞洞穴发育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真县仙米洞洞穴发育特征   【摘 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进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仙米洞形成的基本特征,对仙米洞主要洞道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该洞穴发育的主要特征。结合这些发育的特征及旅游区位,对洞内景观进行了初步规划。首次提出生物旅游资源的概念,并且将其命名为洞穴生物走廊。   【关键词】高中地理 岩溶洞穴 旅游规划 生物旅游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09-02    一、引言    道真县仙米洞风景区位于道真县双河区,属于芙蓉江南支流地下河水系。道真县仙米洞于2003年开始对外开放,现只开发仙米洞600m,其中主洞219.3m,左洞380.7m,右洞还未开发。仙米洞附近居住有5600余人,大部分是土家族、仡佬族,还有少量的苗族。这些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水稻和玉米,仙米洞的开发,将带动这些居民脱贫致富,推动双河区的经济发展。    二、地理位置    仙米洞位于道真县双河区黄家槽。其经纬度是东经107°33′10,北纬28°46′,海拔高度在806―880m之间。距县城14公里,距贵阳270公里,距遵义170公里,距重庆市中心300公里,而道真县又与南川、武隆、正安、务川等县。    毗邻,其地理位置如图一所示。根据运输距离、旅游资源和客源地的经济情况来考虑,仙米洞的主要游客来源于正安、武隆、南川、遵义、重庆市和道真县城的城市居民。道真县双河区海拔较低,水热条件优越,为仙米洞的发育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仙米洞位于仙米山,洞口朝南,北至秦家山,南至大毛坡山,西至平模山。    三、洞穴发育的基本特征    双河区有两条河流,一条是仙米河,另一条是三岔河,两河在双河相汇,流出地表海拔在806m,它们组成了仙米洞系的第一层―水洞。仙米洞有少部分的上、下石梯,总体上洞底平坦,沿途中有洞壁呈3到4级阶梯状,并有地下水。仙米洞的碳酸钙沉积十分发育,在左洞集中分布有洁白透明的各类钟乳石、石笋、石柱、卷曲石等。    四、主要洞道的分布特征与洞穴沉积物    仙米洞洞口朝南,海拔在826-880m之间,高出仙米河水面20m,实测洞长1550.6m,其洞道主要分为三段:主洞、左洞和右洞。    (一)主洞洞道特征与洞穴沉积物分布情况    从洞口到测点9长219.3米,最高处18米,洞道走向是340°―16°―276°―305°。本段洞底平坦,有大量崩石堆积,本段有两个大厅:一个是迎宾厅,从洞口到测点5,面积大约有1400平方米;一个是水晶宫,从测点6到测点8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    (二)左洞洞道特征与沉积物分布情况    左洞是仙米洞碳酸盐沉积物最集中的洞段,在此段发育有丰富的石笋、石钟乳、卷曲石、石田、石旗等沉积物,左洞洞道走向是305°―280°―264°。    第一段从测点9到测点22长172.1米,最高处32米,有一大厅高30米,面积约250平方米,洞道走向是305°―275°―55°,海拔826到860米。在此段有丰富的石幔,长短不一的石笋,石柱、石瀑布、石田。    第二段从测点22到测点38长277.9米,最高处35米,海拔在826到870米,在此段发育有大量的石钟乳、卷曲石,石旗、石柱几乎布满了洞顶。洞内有陡坡,洞底有少量的石球、石珠。    五、洞穴沉积物的规划    仙米洞洞穴沉积物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以仙米洞洞内景观为支撑点,实行旅游扶贫,规范地、有序地、逐步地创建独具风韵的溶洞旅游名区。    (一)主洞沉积物规划    从洞口到测点9长219.3m,海拨高程826―844m,该段有两个景点:    迎宾厅:从洞口延伸到测点5处,该厅非常宽阔,洞口有水滴滴下,光线地面平整,如在此处设置一茶厅,既使游客得到休息,又可以借此向游客宣传当地的民族风情。    水晶宫:从测点7到测点8之间有一面积达120平方米的石田,在灯光的下五彩缤纷,非常壮观。在石田景观台旁有一高2米的石笋,貌似老人垂钓。    (二)左洞旅游资源规划    从测点9到测点38长669.3米,该洞有丰富的沉积物如石田、石笋、石柱、石钟乳、卷曲石等景点。左洞有七大景点:    白龙飞天:在测点12到测点13处之间发育有大片银白色的石幔,闪闪发光,在银壁下有水沟,这一条条白色沉积物貌似白龙。    登天石级:在测点14到15处有石梯,石梯的顶部有石钟乳悬挂,梯田处处,登完石梯可观银河飞瀑。    地下瀑布:在测点15处附近的左壁有水沿石壁流下,在洞顶有白色石钟乳、石旗、少量卷曲石,景色非常壮观。    天上人间:在测点25附近处左壁台阶上发育有白色透明的石笋,在洞顶有白色石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