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裁分析在英语叙事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体裁分析帮助学生培养语篇意识,提高体裁能力。运用Labov的叙事语篇结构图式,以英语阅读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为例,详细展示了对英语叙事语篇进行体裁分析的全过程,旨在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体裁分析;英语叙事语篇;阅读教学
体裁分析旨在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认知结构和组织模式,是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解释。语篇的体裁不同,交际功能不同,不仅导致其语言风格不同,而且导致其组句成篇的模式有异。由于叙事语篇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如何教好这种类型的语篇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体裁特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也对培养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有积极意义。笔者以所用教材《英语泛读教程》(刘乃银2011)(第三版)第一册第二单元“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为例,将Labov的叙事语篇结构图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希望对该语篇提供一个可行的体裁分析模式。
一、Labov的叙事语篇结构图式
Labov(1972)认为,完整的叙事语篇包括六个要素: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果或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回应(coda)。点题是在叙述之前对故事所作的简要概括,它回答“What was the narration about?”指向是叙述者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环境的描述,告诉人们“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和“Whom did the story happen to?”进展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这部分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是叙事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回答“What happened then?”评议是对故事发生的原因及目的的评论,也包括他人对故事的看法和态度等。Labov说评议可以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评议在叙事结构中十分重要,它贯穿在整个语篇当中,回答“What was the value of the story?”结果或结局是指故事的结束,包括人物的下场及目的的实现或失败,告诉人们“What finally happened?”回应则是故事的结尾。叙述者往往在故事的结尾用一两句话照应主题,使读者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实例
1.课程描述
英语阅读I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本科一年级必修基础课程,所选教材是《英语泛读教程》(刘乃银2011)(第三版)第一册,本册共15篇文章,其中记叙文10篇,说明文5篇,这也正是笔者选择英语叙事语篇作为体裁分析对象的原因。
2.体裁分析的实施过程
该过程重点剖析语篇的社会目的、宏观结构、语言的功能及特点,使学生亲临体裁分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的课堂活动主要有教师提问、引领性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等形式。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预测体裁
通过浏览题目,学生预测该语篇所属的体裁、叙述的角度、目的、顺序、组织结构和可能选择的场景以及词汇语法形式等。
第二步:探讨社会目的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讨论的结果,该语篇创作的社会目的是:叙述小女孩劳拉和妈妈在大森林里偶遇一只大熊,但她们沉着冷静,与大熊斗智斗勇安全回家的故事,赞扬劳拉一家勤劳、质朴、善良的品性和勇敢的精神。
第三步:分析体裁结构
当学生确定这是一篇记叙文后,提出前面教学过程中已经介绍过的Labov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经教师引导和共同分析,总结得出本文的宏观结构由“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四部分组成:
段落1~8为指向部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从前两自然段可知,这是一个晚冬,爸爸一大早去镇上卖掉他一冬捕获的兽皮,妈妈和孩子们准备好晚饭在家等待他的归来。而“Ma started supper and set the table,but he did not come.”一句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学生不禁会问:“What happened then?”
段落9~32为进展部分。作为最重要的必要成分,该部分讲述了故事的发展,它由一系列事件构成,详细描述了小劳拉跟随妈妈去畜棚挤牛奶的经过,在畜棚遇见大熊、与大熊抗争的过程及心理感受。作者在这一部分对故事的叙述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这样的安排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条清晰可循的思路。
评议部分夹杂在整个语篇中。作者没有通过直接的评议发表对故事的看法,而是通过对人物心理或环境的描写制造气氛来增强故事的神秘感。
段落3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