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三 了解中国茶道精神 毛世红 hong198526@163.com情境导入 任务三 了解中国茶道精神 学时 2 工作任务 在生活中践行中国茶道精神 学习内容:1、儒家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2、道家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3、佛家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4、中国茶道精神及内涵 实现过程:通过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学习该部分内容, 学习重点:中国茶道精神及内涵 学习难点:在生活中践行中国茶道精神 课业:《茶人三部曲》读后感 提交时间:期末 考核标准:1、原创性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理解中国茶道的内涵 能够在生活践行中国茶道精神 提升自我修养 参考书籍 《庄子·渔父》做了精辟的总结:“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主张入世,上效忠其君,下教化百姓。 “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儒家创始人孔子 一、茶道与儒家思想 和 仁 礼 道家的起源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二、茶道与道家思想 尊人 贵生:养生、乐生、达生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清静无为 坐忘 无己 天人合一 佛教在中国 佛教约从公元1世纪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吴,两晋到南北朝,是翻译佛教经典和研究阶段。到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徒通过对印度佛教的吸收消化,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 孝 因果 三、茶道与佛教思想 苦: 空:静、放 悟——茶禅一味:苦、凡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直心是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 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一期一会 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盘。 “和、静、怡、真” 中国茶道理论体系应当包括哲学基础、修习途径、心灵感受、终极追求四个方面 “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静”——修习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 “怡”——修习中国茶道的身心感受 “真”——中国茶道的起点和终极追求 四、中国茶道精神 “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合太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生长才是人间正道。所以历代茶人都以“和”为茶道的灵魂,把“和”视为茶人的襟怀、茶人的境界。 “静”——修习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 “静”——修习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极其深远。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都是在静中证道悟道,在静中明心见性,同时也在静中寻求自己独立的人格个自尊。道家、儒家主静,佛家更主静。我们常说:“茶禅一味”。禅直译成汉语就是“静虑”之意,即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以静虑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儒、释、道三教对静的理解在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茶道不仅以静为本,还时常以静为美。 “怡”——修习中国茶道的身心感受怡者,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崇尚自然,率性任真,不拘一格,雅俗共赏。中国茶道之怡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怡目适口的直觉感受。幽美的茶事环境,精美的茶具,美妙的茶香,悠扬的音乐,或许还有动人的解说,这一切都作用于人的审美器官,使人产生怡悦的直觉感受。其二是怡心悦意的审美领悟。茶的色香味以及茶事活动中的美妙情景,必然会撩动茶人的思想情感,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甚至“销魂夺魄”。其三是怡神悦志的精神升华。所谓怡神悦志是指茶人在参与茶事活动时,悟出了茶道中的玄机秒理,不仅表达了身心的享受,而且产生了精神升华。这种升华可表现为“明心见性”后的畅适,也可表现为“物我两忘”后的“天乐”。 “真”——中国茶道的起点和终极追求真,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在道家学说中,真即本性、本质,“返璞归真”。其一是追求物之真。中国茶道要求茶事活动中,茶宜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的真山、真水;器皿最好是真竹、真木、真石、真陶、真瓷;字画最好是名家真迹;插花最好是新采的鲜花。其二是追求情之真。即待客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部单元检测题.pdf VIP
- 土方外运施工方案.docx VIP
- 基层煤矿党支部书记个人工作总结.docx VIP
- 保安员资格考试100题(含答案).pdf VIP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