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学案”的一点粗浅认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导学案”的一点粗浅认识   最近一些学校在大力推行导学案,在很多人盯着高考成绩,学校排名的环境下,这些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和气魄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导学案”,让我非常感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导学案的实施,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   0至6岁的孩子天性使然,爱观察,满心问号,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学到生活习惯和经验。儿时满怀好奇,并不断体验被满足的乐趣,孩子思维能力成熟后,才能产生持久的求知欲,演化为终身好学心。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不再爱学习了,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目的不是他参与确定的,学习内容不是他想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他参与组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存在感。好比一场戏剧,观众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剧本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可以从头看到尾,甚至置身其中大笑或哭泣;一种是剧本不好,演员演得又不好,观众就会打瞌睡,如果恰好还有别的事要做,就干脆离场了。最好的办法是让观众成为演员参与到表演中去。对课堂教学来说,导学案是一种增强学生参与度,加强学生存在感的好办法。现就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做如下思考:   一、导学案和教案的异同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但是导学案应该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导学案制定的基础仍然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没有研究透,没有明确,导学案就变成空中楼阁了。笔者听了三节导学案语文课分别是两节《雨霖铃》一节《哈姆雷特》,通过课堂观察,两位教《雨霖铃》的老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比较模糊的,主要似乎是在讲意象。“柳,酒,长亭、残月”几个意象的分析贯穿了始终,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课下和老师交流时得知意象以前是反复分析的,因此笔者认为本课把意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雨霖铃》的精髓在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传达出其无法言说的深情。一位老师执教《哈姆雷特》把内容确定为人物形象,也是值得推敲的。笔者认为戏剧教学应该分析矛盾冲突,但是《哈姆雷特》和《雷雨》的戏剧冲突又是不一样的,《雷雨》是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潜台词上。《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内在思想的冲突,表现在哈姆雷特大段独白上。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独白中的矛盾来揭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一深刻主题。   二、导学案的制定应该体现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的认知现状是导学案制定的起点,学生的自习结果是导学案制定的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是导学案使用的重点,学生的课后反馈是导学案评价的标准。学生观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层次学习特点教师可能要花费很大精力去调查分析。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要深入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流。导学案能够用问题表的形式把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这点值得推广,但还需要做深做细。笔者有幸看到了一张“《雨霖铃》问题表”,其中的问题是“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比较模式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应付差事随便弄两个?笔者还是比较担心,如果老师能够做一些引导工作,或在导学案中针对一两个问题,设置几组由浅入深的题目。比如:《雨霖铃》中你认为最动情的是哪一句,最平淡的是哪一句。可能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其做深层分析。笔者在课后和一个B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她就认为最动情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认为最平淡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老师课前了解这一点,学生讨论会更加集中,思考会更加深入,课堂生成会更多,课堂探究应该更有效。   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一两组的探讨,这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在解题时莫名其妙的出现偏差,而这一偏差很可能就是全班都容易弄错的地方,老师及时加以引导会让学生有效把握讨论时间。   例如,老师给出四个问题:①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②自选角度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经典细节。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好在哪里?④通关全词,作者怎样表达“伤离别”主题的?   以下是某小组讨论实录:大家说意象。暮霭算吗?都能渲染一种凄凉氛围。停停,是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