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巨人的脚印前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踏着巨人的脚印前进   一、我教《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原文较长,内容丰富,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1.推荐给学生的选段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2.引导学生关注的内容   (1)一个共识:中国诗“富于暗示”。   (2)一个公式:疑问语气做结束。   3.我引导学生说开去的内容――中国诗“富于暗示”的情况有哪些?   (1)以问结束的诗歌   (2)以景结情的诗歌   (3)精选意象的诗歌   (4)精心炼字的诗歌   4.我引导学生应试的内容――如何用“模板”赏析“富于暗示”的诗歌?   (1)以问结束的诗歌赏析举隅(例子略)。   (2)以景结情的诗歌赏析举隅   山 中   王 ?摇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的艺术效果。   结句以景结情,诗人用眼前漫山的黄叶飘飞这一深秋萧瑟景色,烘托(暗示)了自己飘零旅况、久客思归的悲寂心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赏析“以景结情”的大致模板:   指出手法(以景结情)+结合本诗分析景与情+说明审美效果(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5.引导学生“科研”的内容――如何用“对比”赏析“富于暗示”的诗歌?   (1)精选意象的诗歌赏析举隅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1.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这三句诗都是人树并写,以景衬情,用树之落叶来比喻(烘托)人之衰老。   2.谢榛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为什么?   司空曙的诗句写了夜雨、昏灯、黄叶树、白头人,表现了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   韦诗直言人老,韵味不足。白诗写将老未老,悲愁不浓。司空之诗多了夜雨昏灯等意象,色彩感和空间感更强,形象更加具体鲜明;暗示性更强,读者对所暗示的悲愁感受更为真切;联想意义更多:天气不好,处境不妙,心境不佳,身体不康,朋友不多……为外第相访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