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描述.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种群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消亡等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控制(家禽,畜牧) 捕杀野生动物 滥砍乱阀 环境破坏影响生物生存 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状态 受空间、食物、天敌等制约的有限的自然状态 种群增长率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0和K时的增长率为0,K/2时增长率最大 K值的有无 无K值 有K值 曲线形成的原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K值和K/2值的应用 注意事项 灭鼠 捕鱼 K/2(最大增长率) 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在_____附近,这样鼠的数量会迅速增加,灭鼠效果不好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_____,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 K(环境容纳量) 增大环境阻力,降低_____,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改善栖息环境,增大_____,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 K/2 K/2 K值 K值 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淘汰个体数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b D 5、不同类型生物的存活率 I型:接近于生理寿命时死亡率升高。如:人等大型哺乳动物 II型:种群各年龄期死亡率基本相似。如:鸟类,啮齿动物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鱼类、两栖类等 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②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代谢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 ③ 在理想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S型曲线。 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 肉汤培养基 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计数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及其基本使用 基本使用 back 二 . 酵母菌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抽样检测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三、注意事项: 1 酵母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边缘效应(计数上边线和左边线上的细胞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原因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3.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重复实验(多次计数)。 增长曲线的总趋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 先增加再降低。 原因: 可能有养料、温度、pH 空间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叫做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㈠.物种丰富度 ㈡.优势种 ㈢.种间关系 ㈣.空间结构 ㈤.群落的演替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群落 的 概念 研究池 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武夷山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5000余种动物约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1. 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考纲要求】 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 群 二要点: 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界   的个体隔离。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