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人本主义看《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docVIP

从马斯洛人本主义看《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马斯洛人本主义看《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内容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作为美国南方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有着浓郁的南方色彩,《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便是一部这样的作品。本文立足于马斯洛人本主义的自我理论探讨了《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丽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马洛斯 人本主义 艾米丽 自我实现   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现代小说家之一,享誉全世界。《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很多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具有哥特式恐怖氛围。在这篇小说中,福克纳运用了大量的时序错乱和哥特式的写作技巧,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南方的贵族小姐在就南方父权主义以及清教女性主义的毒害下,逐渐变成了一位杀人凶手的过程,讲述了她悲剧而有惊悚的一生。细读全文,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与其说是凶残变态,不如说是一个普通女人在自我实现的需要被身处的社会生生扼杀后的悲凉,如同在烟雨中挣扎着怒放却最终被风雨打落的玫瑰。   一.马斯洛人本主义综述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1]67人本主义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自我实现四个要点。“自我观念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2]78“积极关注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如果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他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3]81“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心理现象,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促进其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等能有效减少不和谐。”[4]82“自我实现是指个体趋向完美、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与提高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5]83   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内心世界核心的东西,人的一切意志和认识都受其统摄。需要包括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前者是作为生物的本能或冲动,又称作生理需要;后者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 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以人为本就要抓住人本性的基本需要进行研究。   立足于马斯洛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理论,我们或许可以发现《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艾米丽看似异于常人的变态行为是能被解释和理解的,即她只是一个自我实现失败的女人,而她的失败深深植根于南方落寞衰败的土壤中,包裹在封闭腐朽的南方之风中。   二.请您,请您给我松松土   作品中,艾米丽是南方没落贵族格里尔生家族的继承人,独自一人守着“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6]33的南方贵族遗留下来的满载着行将灭亡的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与蓬勃发展的北方工业文明激烈冲突的深宅大院。在这场冲突中,“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艾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7]34。不仅房子成了“丑中之丑”,而且,艾米丽小姐也变成了“我们”的议论对象。这时,艾米丽的自我观念就发生了扭转。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即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纵观艾米丽的一生,纵然她是有自尊的,她并没有得到来自外部的尊重。首先她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在她年轻时代,父亲赶走了所有前来求爱的年轻男子;远在外地的堂姐妹在艾米丽去世后,马上举办了葬礼;其次她没有得到村民的尊重。在父亲去世后,她遇到了自己心仪的男子荷默?伯隆,但“我们”却认为他们的恋情门不当户不对,为艾米丽这位贵族小姐感到惋惜,甚至找来了她的亲属和圣公会去逼迫她放弃爱情。再次她没有得到爱人的尊重,荷默在最后抛弃了她,没有人知道理由。   于是,作为一个人,“她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